郭智輝4000億美元投資換低關稅?經濟部回應
[NOWnews今日新聞] 經濟部今(4)日晚間針對媒體報導「郭智輝證實4千億投資美」嚴正澄清,經濟部長郭智輝在與業界座談時,僅以日本、韓國對美投資規模為例,用以說明台美關稅磋商可能面臨的條件壓力,並未表示政府已有具體投資計畫或正在進行相關談判。經濟部呼籲外界勿過度解讀。
經濟部指出,台灣是繼日本與韓國後,第三個與美國就關稅與232條款進行磋商的國家。郭智輝在會中提及,日韓達到15%關稅,先前分別承諾對美投資5500億與3500億美元,若台灣被要求提出相對應承諾,政府與業界必須共同評估因應。他強調此番發言是徵詢業界意見,不代表政策定案。
根據會議記錄,郭智輝與業界交流台灣可接受的條件範圍時,進一步詢問,若需對美國投資一定的金額,假設為4000億美元,是由政府承擔,還是由民間籌資?經濟部強調,相關言論為釐清情境假設與產業態度,非政策宣示。
此次座談會於高雄傳統產業創新加值中心舉行,邀集精密機械、金屬加工、橡塑等產業代表與會。業界普遍表達對美方20%對等關稅的高度憂慮,指出相較日韓僅15%的稅率,加上新台幣升值壓力,出口競爭力已遭削弱。有業者指出,儘管對美出口比重不高,高關稅與匯損仍將使成本增加逾5%,對中小企業打擊尤甚,呼籲政府簡化補助機制並提供實質支持。
對此,郭智輝表示,政府將從四大方向協助產業應對挑戰,包括:一、積極與美國溝通,爭取更有利的協商結果;二、提供具體金融支持方案,協助業者穩定營運與出口競爭力;三、協助傳統產業加速技術升級與產品創新,提升產業的附加價值與國際競爭力;四、強化政府與民間的國際通路,讓業者直接接軌國際市場。
經濟部重申,目前台美仍處於磋商階段,尚未涉及任何具體投資承諾,呼籲各界勿過度解讀。
顯示全部
留言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