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美4千億美元真有影?經長拋風向球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台美關稅稅率暫定百分之二十,經濟部長郭智輝四日到高雄與業界座談,突然提到若要投四千億美元,業界是希望政府去投資或民間籌措這四千億美。與會者回應,台廠毛利率僅三到四個百分點,政府應先協助解決匯率波動與電價上升帶來的成本壓力。
台灣被美國課徵高過日韓的關稅,衝擊傳統產業,郭智輝部長昨日下午南下高雄與精密機械、機車零組件、金屬加工、塑橡膠等產業代表針對台美關稅變局及匯率升值因應交換意見。
郭智輝表示,雖然美國答應台灣可以繼續談,但繼續談一定是有條件,不可能沒有,日本、韓國加碼投資美國,但都還沒具體說要投資什麼。他話鋒一轉,假設要投四千億美元,業界是希望中華民國政府去投資或民間籌措四千億美元去美國?希望傾聽業界心聲,進一步提供協助。
工業區聯合總會理事長許正雲指出,台灣雖無須開放農產,但與日本、韓國不同的是,後者為換取較低關稅承諾開放市場,假如台灣需退讓,相關條件是否可接受,仍是國內辯論焦點。
產業代表指出,關稅壓力真切,尤其在工具機、機械零件、手工具等屬於「舊經濟」製造業的領域,傳產業者進入美國市場需具備高毛利、強自動化能力與完整供應鏈,但多數台廠毛利率僅三到四個百分點,遠低於半導體產業的百分之五十,難以承受關稅轉嫁成本,導致被美方政策綁架風險更高。
此外,傳產業承受大宗原料價格與能源成本,要求政府電費凍漲,加強提供創新節能領域設備補助,讓傳產有轉型空間。業者指出,部分工廠一周只能開三天班,產值與人力利用效率不再具競爭力,若電價再漲,將使整體衰退速度加快。
出席座談會的重要產業代表包括:中華民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理事長許正雲、台灣螺絲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蔡永裕、公準精密總經理蘇虹音、大鎪科技董事長陳林山、高全存董事長簡天保、暉華工業董事長盧福淇、光陽集團副總經理謝鴻祥、慧穎生醫總經理謝震、高立總經理宋昇賢、慶達科技總經理蘇國材等人。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