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L圖表】丹麥開始實施女性義務役:與性別平等無關,軍力需求才是主要考量
丹麥自週二(1)起,開始將18歲以上女性列入義務役的抽籤名單中,以應對俄羅斯日益擴大的侵略野心,以及美國對北約成員國強化自主防禦能力的期望。
這項制度在今(2025)年3月公布、6月通過,原先預計於2027年實施,但因安全情勢變化,而提前一年半開始實行。使丹麥成為繼挪威(2013年)與瑞典(2017年)後,北歐第三個實施性別中立徵兵的國家。
過去,丹麥女性只能透過自願方式進入軍隊服役,如今在志願役人數不足時也可能被抽中服兵役。服役時間亦將自2026年起,從原本的4個月延長至11個月,包括5個月基礎訓練與6個月實戰部署。
對此,丹麥國防總參謀長希爾德加德(Michael W. Hyldgaard)向《紐約時報》表示:「我們需要動員社會上所有可用的戰力。」
根據《美聯社》報導,丹麥軍方目前約有9000名職業軍人,每年另有約4700名義務役,女性約占其中24%。政府目標是在2033年前將每年服役人數提升至6500人。
與性別平權無關,軍力需求才是主要考量
《美聯社》於同篇報導指出,2024年2月,丹麥政府宣布設立約70億美元的國防基金。該基金亦將用於擴充營舍與訓練設施,以應對兵力增長。而今年丹麥的軍事支出預計將超過GDP的3%,高於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2%門檻要求。
皇家丹麥國防學院研究員豪格加德(Rikke Haugegaard)向《美聯社》表示,雖然上述政策受到肯定,但軍方仍需面對設備不足與性別安全等挑戰。他說,這將會是一個漸進式的調整過程,且在未來幾年會需要大量基礎建設的支持。
此外,根據《紐約時報》,專家也指出,丹麥長期過度依賴美國的安全保障,導致國防預算長年不足,如今必須快速重建武裝力量。
丹麥此次改革與其他北歐鄰國的方向一致,瑞典在2017年就恢復義務役制度並納入女性,挪威則更早,於2013年實施性別中立徵兵,而芬蘭則維持女性志願制。
《紐約時報》報導,研究人員指出,此項政策雖然與性別平權概念一致,但主要驅動力依舊是來自現實軍力需求與地緣政治風險。軍事分析師尼爾森(Anders Puck Nielsen)表示,面對烏克蘭戰爭可能升級為更大規模的歐洲戰爭,需要儘早準備。
還有哪些國家實施女性義務役?
除了上面提到的丹麥、瑞典、挪威外,荷蘭的女性也適用義務兵役制度,不過自1997年開始,荷蘭的義務兵役一直處於暫停狀態。
而講到女性義務役,就不能不提到以色列。以色列自建國以來就要求所有18歲以上的公民,除特殊因素外,都需要進到軍隊中服役。女性服役2年,男性則為3年。而其他同樣實施女性義務役的亞洲國家還有北韓、緬甸及東帝汶。
整體而言,實施女性義務役以非洲國家最多,有厄利垂亞、蘇丹、查德、尼日、貝南、馬利、幾內亞比紹、莫三比克、維德角和摩洛哥。而象牙海岸雖然在法律上規定女性需服兵役,但實際上並未執行。
上述國家實施女性義務役的原因雖略有不同,但都與現實軍力考量有很大的關聯,並不單只有考慮性別平等觀念的落實。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