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背後真相:普丁蘇聯情結才是關鍵!川普被玩弄?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近日身穿印有蘇聯縮寫「CCCP」的灰色上衣抵達阿拉斯加,引發國際媒體關注。《巴隆週刊》指出,這並非單純的服飾選擇,而是普丁政府向外界釋放的強烈政治訊號,意在強調克里姆林宮對蘇聯遺產的延續。
阿拉斯加峰會再次凸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俄羅斯總統普丁沒有任何撤出烏克蘭的打算。他將自身政治歷史與恢復俄羅斯強大緊密綁定,只要他還在位,就「一寸土地都不會讓出」。
《巴隆》分析,包括美國總統川普在內的西方領袖,儘管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面,並與普丁通話,卻仍未完全理解普丁的政治基礎深植於「屈辱與復仇」。
根據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估算,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已損失約 25 萬名士兵,總傷亡人數接近百萬。然而,普丁依然堅持繼續戰爭,因為在他看來,撤退代表軟弱。
普丁的戰略心態深受蘇聯歷史影響。蘇聯在 1979 年至 1989 年的阿富汗戰爭損失逾 1.45 萬人,撤軍被視為國家恥辱,也加速了蘇聯解體。
普丁將這段經歷銘記於心,並在 2005 年稱蘇聯解體是「20 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災難」。如今,他將扭轉這場「災難」視為己任,而烏克蘭正是核心戰場。
政治心理學研究指出,「羞辱」往往會引發強烈的報復行為。普丁正是這種心態的寫照,戰爭越殘酷,他反而越堅定。
蘇聯懷舊情緒被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牛津大學研究顯示,將近一半俄羅斯人更認同「蘇聯」而非「俄羅斯聯邦」,這種懷舊情結不僅關乎國界,蘇聯時代喚起的是一種穩定、福祉和自豪感,尤其在 2014 年克里米亞被併吞後更為明顯。
而普丁正利用這股蘇聯懷舊情緒,將自己塑造成能恢復俄羅斯自豪感的領導人。
俄防長別洛烏索夫甚至聲稱,烏克蘭戰爭將如 1945 年勝利一樣載入史冊。國家媒體也大力宣傳此論調,將戰爭定位為「延續蘇聯英勇傳統的文明之戰」,並宣稱這場戰爭是保衛俄羅斯、抵禦西方的生存之戰。
川普在外交博弈中失勢
峰會上,川普顯得不如普丁從容。川普曾喊出「24 小時內結束戰爭」的口號,但在普丁的強硬立場下顯得蒼白。
雖然川普為會議打了「10 分」,但普丁最好以英語邀請他訪問莫斯科,更是在刻意展示自己才是主導者。
隨後,川普在白宮與澤倫斯基及歐洲領袖會面,期間還打電話給普丁,提議舉行三方峰會。
然而,俄羅斯僅以「坦率」形容這通電話,《巴隆》稱,這是外交辭令中的「意見不合」之意,並未保證普丁會參與。而且事實上,普丁一直拒絕承認澤倫斯基的合法性,更別說把他當作平等對手。
烏克蘭前景依舊艱難
雖然澤倫斯基積極爭取美方 900 億美元軍援,但烏克蘭的戰爭困境並未改變。俄羅斯已控制約 20% 的烏克蘭領土,三百萬居民生活在被佔區。
俄羅斯一再透過提及蘇聯的輝煌歷史、將戰爭描繪為關乎生死的鬥爭,顯示他們並不致力於實現和平或停火,而是要按照俄羅斯的利益重塑歐洲安全格局。
《巴隆》直言,川普在阿拉斯加被「玩弄」了。基於川普團隊對俄羅斯缺乏經驗,誤以為普丁能透過理性談判妥協,但事實上普丁不會按照牌理出牌。
對於普丁來說,烏克蘭是一個關乎「世代使命」的戰場,因此不管付出多少代價,都普丁都不會退讓。
更多鉅亨報導
•普丁認為川普是「最容易被操縱的」總統!紐約時報:川普必須走出幻想
•川普致電奧班!要求匈牙利停止阻撓烏克蘭加入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