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蔡依林標準時間」難達到 醫示警:午夜才睡 心血管疾病風險激增

聯合新聞網

更新於 17小時前 • 發布於 17小時前

歌手蔡依林分享每天晚上9點半就上床睡覺,引發民眾效仿。不過,現代人生活忙碌,晚睡已成習慣,要提早至9點半睡覺有其困難,許多民眾感嘆「躺了半小時還在滑手機」。家醫科醫師李唐越說,研究顯示,晚間10時至11時入睡,為降低心血管黃金時段,民眾其實不需要硬逼自己達到「蔡依林標準時間」。

李唐越說,根據英國一項研究,分析8萬8千位民眾,發現晚上10至11時入睡者,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最低,若延後至午夜前的11至12時才入睡,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12%,若超過午夜才睡,風險提高達25%,且不論太早、太晚入睡,或睡眠時間太長、太短,都會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建議民眾多給自己彈性,反而有助放鬆入眠。

不過,部分民眾即使在合理時間入睡,隔天還是感覺睡不飽,白天精神不濟。李唐越說,這可能是受身體代謝狀態影響,與本身體脂、血糖等情況有關,一項研究指出,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25的過重族群,發生睡眠障礙風險比正常人高出33%,BMI超過30的肥胖者,睡眠障礙風險為過重者2倍。代謝異常干擾睡眠,會形成睡不好、疲憊、愈吃愈多的惡性循環。

李唐越說,臨床上常見3種與睡眠困擾相關的體質,包括體脂偏高型、血糖不穩型、慢性發炎型。體脂偏高或中央型肥胖者,脂肪堆積於呼吸道、胸部、腹部,容易影響呼吸系統,提高睡眠呼吸中止症風風險;空腹血糖高或胰島素阻抗病人,神經調節受干擾,不易進入深沉睡眠;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發炎指數偏高患者,容易淺眠,且修復功能下降,常誤認壓力過大,其實是身體慢性損耗。

李唐越說,睡眠與代謝之間彼此雙向干擾,晚睡會影響荷爾蒙及血糖穩定,體脂過高、血糖異常、慢性發炎,也會破壞睡眠品質,長期睡不好、白天不起精神,即使調整作息也無法改善的民眾,應從體脂率、血糖與發炎指標著手,過抽血檢查與專業團隊協助,找出真正干擾源,同時建議調整飲食習慣,控制代謝相關檢驗數值。

即時新聞不漏接,點我加入聯合新聞網好友

歌手蔡依林分享每天晚上9點半就上床睡覺,引發民眾效仿。本報資料照片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詐團「花2元就能查公務車」躲警查緝 公路局急改服務網漏洞

聯合新聞網
02

遊尼泊爾遭遇暴動!台籍旅客控求助外交部遭「踢皮球」 外交部回應了

CTWANT
03

LINE收到「帳號健檢」訊息非詐騙!官方:多1步驟可防盜

TVBS
04

台鐵徵美編、攝影起薪4.2萬 一票人見「筆試考科」傻眼:佩服這波行銷

CTWANT
05

一家5口電費只用938元!帳單卻飆破5千元 原因曝光…釣出大票苦主

三立新聞網
06

營業19年!知名人氣涮涮鍋將收攤 老饕不捨:太可惜

EBC 東森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