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ER Luxe雜誌精選|神戶私房景點推薦!走進昭和爵士空間,透過即興爵士樂符點亮神戶精彩夜
TRAVELER Luxe旅人誌
更新於 10月30日05:41 • 發布於 10月31日07:00 • text TRAVELER Luxe旅人誌 Keila Ko /photo TRAVELER Luxe旅人誌 張晉瑞SONE 清脆流暢的樂聲隨著黃昏到來隱隱響起,人們在此輕輕舉杯感謝今天努力過的自己,屬於大人的放鬆療癒就在這裡。
有人說即興是爵士樂的靈魂所在,而點綴這靈魂的想必是都會絢爛的夜晚。兩者交錯,迸發出迷人難忘的心靈共鳴,還有悅耳繚繞的盡興爽快。日本相較於台灣,接觸爵士樂並發展的時期較早,1923年第一支日本職業爵士樂團成立時,地點就在神戶。這段緣份,讓許多爵士餐廳選擇落腳在神戶,爵士音樂餐廳 SONE 也是其中之一。
在 SONE 開幕前,神戶已有多家具代表性的爵士餐廳或酒吧存在,但對許多不熟爵士音樂的人來說,光是跨進這個專業人士聚集的空間就需要一點勇氣。此時,SONE 的出現或許正好提供這個問題的最佳解法。創業者曾根桂子在開餐廳前曾是位旅館老闆娘,親切開朗的待客之道讓旅館深受多方喜愛。另一方面,旅館位於外國人眾多的北野地區,讓她在經營旅館時就得以接觸到國內外許多音樂或演藝相關的專業人士,間接打下日後 SONE 的創立基礎。
而她在決定收起旅館轉開爵士餐廳之後,平易近人就成為她的餐廳概念之一。不只積極運用人脈邀請知名爵士樂手來店表演,也鼓勵新人上台與前輩合作演出,使餐廳成為爵士音樂新舊交流的場所。同時餐廳內提供正統西式套餐料理,也可根據需求單點菜色,美味又價格平實的料理定位,讓對爵士樂可能沒什麼興趣的民眾也願意為了用餐推開餐廳的大門,大幅減少因未知而生的心理障礙,順其自然地吸引更多人接觸到爵士樂。
融合創新與守舊,走進昭和爵士空間
現在的 SONE 在第二代老闆曾根辰夫的輔佐下,漸漸由第三代老闆曾根正太郎領班。雖然體制上隨著時代的習慣多多少少有些改變,但是 SONE 的空間本身仍停留在昭和時期剛開店時的低調華麗之中。
SONE 的外型就像座歐風田園屋舍,一樓外牆跟著時代擴張展現出三種不同風格。最外側的拉門牆只在特定的時刻開放,牆上的透明窗讓人們可以多多少少探看店裡的情況。中間的紅磚牆鑲嵌著彩繪玻璃與海報櫥窗,每到開店時絢爛的玻璃酒壺就會亮起,象徵著好酒就在這裡。內側整排的石頭牆堆疊出了不規則的美,只要路過就忍不住想停留多看幾眼。二樓白牆上大大的 LOGO 隱隱透著橘光,像是在邀請路人一同入內沉浸在音樂與美饌的愉悅時光。接近門口處的布告欄清楚寫明這個月的表演內容與日程,以及表演者的簡單介紹。不只方便民眾認識這些表演者,就算今天沒時間入店,也可以用手機拍下表演日程,選擇自己有興趣的表演再來店。
走進爵士的出入口,是開幕後便在此守護的老木門,將外界的喧囂隔絕在外,只留下純粹的爵士音樂。推開門後跟著節奏一同來迎接的是以歐風為底,融合異國風格的空間,刻畫著時代感的彩繪玻璃、海報及用品點綴各處,彷彿時空還留在絢爛的昭和時期,身處1969年剛開幕的 SONE 之中。以舞台為中心規劃的座位讓現場表演的音樂得以毫無滯礙地傳遞到每個角落,不難看出規劃餐廳空間時的用心,讓出色的爵士表演發揮百分百的魅力。
以放鬆調味的暖心料理
雖然爵士樂是不少常客的重頭戲,不過店裡道道細緻美味的餐點也是人們願意特地來此用餐相聚的要因之一。SONE 提供的西式料理從牛排到披薩種類繁多,無論是一個人前來或是跟好友家人來此聚餐都能選到最適合自己的用餐形式。
從開店至今人氣居高不下的,莫過於包含前菜、麵包與主菜的 SONE 套餐。由主廚精心挑選的多樣前菜打前陣,從一開始就能品嚐到來自山海的新鮮好滋味,舒服開胃。再搭配可無限享用的酥脆法國麵包,留在嘴角上的麵包屑是品味到幸褔的痕跡。之後可從本日肉料理、本日魚料理中挑選喜歡的主菜,也可加價升級為國產牛或黑毛和牛牛排。不管最終選擇如何,主廚的好手藝都能讓人吃一口之後忍不住放鬆微笑。可多人享用的披薩與牛排三明治是這裡單點的首選餐點。薄脆又夠味的披薩吃的到麵皮的彈牙,夾著多汁牛排的三明治沒有多餘的調味,牛肉的鮮甜與吐司的香脆就足以收服味蕾。
用餐後十分建議點杯喜歡的飲品,靜靜坐在桌邊讓感官跟著音樂節奏輕舞。若是跟好友家人前來,也可以在精彩表演後開心聊天,或是一起為舞台上的表演者喝采,每次的掌聲,都會是表演者很大的鼓勵,也能為這個難得的夜晚添加更多驚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