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詩人醫師曾貴海 走訪行醫奉獻的足跡
詩人醫生曾貴海,8月6日逝世1週年前夕,客家電視新聞節目「村民大會-過家尞聊正事」,探訪他在故鄉屏東佳冬,以及成年後定居的高雄,昔日和曾貴海有深刻連結的重要人物,他們娓娓道出曾貴海對臺灣無私奉獻,並不約而同一致讚許曾貴海,不只醫病、醫社區、更醫了國家。
村民大會-過家尞聊正事節目團隊,來到詩人醫生曾貴海家鄉屏東佳冬,走訪以曾貴海詩詞打造的詩人步道,以及一旁的老家,人在佳冬的親弟弟,一語道破曾貴海的一生。
曾貴海弟弟 曾貴清:「講他是佳冬人是不是,不如說他是臺灣人的曾貴海,不是佳冬的曾貴海。」
曾貴海雖已離世,但他窮盡一生對臺灣這片土地,所做的努力,仍讓世人無限感念,包含搶救屏東佳冬楊氏宗祠,高雄美濃反水庫運動,設立高雄衛武營等重要社會運動,曾貴海都是幕後重要推手。
屏東茄冬文史協會前理事長 楊景謀:「楊氏宗祠那邊剛好要拆,後面我們遇到很多困難沒辦法解決,貴海醫生進來後才帶動很大的能量,這件事情有很大的轉變。」
《唯有堅持》作者 蔡幸娥:「楊氏宗祠的要開路的過程,那曾醫師那時候他,真的是找了 幾乎把全國很多客家,因為他那時候找了很多客家社團進來,他說為什麼客家、客庄,只能夠是地方事,他說客庄的事情,就是臺灣的一個族群化的事情。」
高雄市英明里里長 黃秀靜:「這個醫生怎麼那麼厲害,他不是只會醫人,也會醫國家、也會醫社區。」
本業是醫生的曾貴海,不只醫術了得,更趁著看診時懷抱熱忱推廣客家。
高雄市英明里里長 黃秀靜:「我從曾醫師那邊就得知說,只要你會講客家話,你會講客家話,你就可以減免那個,那個掛號費。」
曾貴海離世前,夢想出版最後一本詩集,也因此手邊留下許多首詩的手稿,高雄市客委會,正著手彙整預計今年出版,不只要替曾貴海圓夢,更期盼民眾透過文字,感受這位深愛臺灣的理想實踐者,字字句句對這片土地的真摯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