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上市至今40年! 服用「1心血管藥」竟對人體有害?歐研究驚曝:女性死亡風險高9成

潮健康

更新於 09月15日06:56 • 發布於 09月15日06:56

潮健康/林昱彣 外電編譯

廣泛用於心血管問題、心臟病的藥物「乙型阻斷劑」(又稱β受體阻斷劑,beta blockers或β-blockers),40年來一直作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標準治療方法。如今刊載於《歐洲心臟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的研究卻聲稱,乙型阻斷劑對於特定族群不僅無益甚至「有害」:用藥後發生死亡、二次心肌梗塞或因心臟衰竭而住院的機率反而上升。

心血管藥物上市40年  竟可能導致「女性死亡風險提升」

心血管藥物上市40年 竟可能導致「女性死亡風險提升

來自西班牙與義大利的跨國研究團隊,本次共納入8,438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性別分布分別為6,811名男性與1,627名女性。其中男性與女性研究參與者分別有3,391人、816人被隨機分配至乙型阻斷劑組。在乙型阻斷劑治療組中,該藥物之類型和劑量由主治醫師決定,且所有患者都接受了由主治醫師酌情決定的標準治療。

本次研究被稱為「REBOOT」試驗(tREatment with Beta-blocker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Out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研究參與者需在住院期間接受侵入性治療(即冠狀動脈血管攝影);左心室射出分率(LVEF)則必須高於 40%。另外,研究團隊特別評估性別和治療間的交互作用,並進行性別亞組分析,評估女性和男性患者的效果差異。

以REBOOT試驗的「複合終點事件」發生率(全因死亡、非致命性再梗塞或心臟衰竭住院)來看,隨機分配到乙型阻斷劑組的女性,事件發生的相對風險增加45%,相當於該女性族群每年約有0.9%的額外絕對風險發生複合終點事件。研究團隊表示,該風險的增加主要源於全因死亡率的上升所驅動,服用乙型阻斷劑女性之死亡率,比未服用女性高出 90%;更令人擔憂的是,服用乙型阻斷劑女性的心血管死亡率,比未服用女性高出134%

女性服用「乙型阻斷劑」更危險? 劑量差異、射出分率是關鍵

至於研究中男性服用乙型阻斷劑,並沒有帶來額外的益處或風險增加,男性在複合終點事件或死亡率上,服用組與未服用組織之間沒有顯著差異。為何服藥後的風險男女有別?研究團隊解釋,乙型阻斷劑的潛在危害似乎主要集中在左心室射出分率(LVEF)保留(即 ≥ 50%)的女性中劑量可能也是導致潛在心血管危害的原因:與未用藥女性相比,服用高劑量乙型阻斷劑的女性,複合終點事件的風險高出 58%,而劑量差異所引起的風險,在男性中仍未觀察到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調整次級預防干預措施等潛在混雜因素後,性別與乙型阻斷劑效果之間的顯著交互作用依然存在。總體而言,REBOOT 試驗的結論強調,本次研究挑戰了當前不區分性別的乙型阻斷劑使用指南,並建議未來的研究應更深入地探討心血管治療中與性別相關的差異。

乙型阻斷劑影響為何男女有別?  研究:與這5大原因可能有關

乙型阻斷劑影響為何男女有別? 研究:與這5大原因可能有關

根據 REBOOT 試驗的研究結果,研究團隊對觀察到的性別差異,特別是乙型阻斷劑在女性中可能造成的危害,提出了以下幾種可能的解釋:

1. 藥物動力學差異:多項藥物動力學研究顯示,在相同劑量下,女性體內乙型阻斷劑的血漿峰值濃度通常高於男性,這可能歸因於女性的生理差異,包括體重較輕、體脂比例較高、血漿容量較小等。這些因素共同導致「親脂性藥物」的半衰期更長,親水性藥物的峰值濃度更高。

2.心輸出量差異:女性的心輸出量(Cardiac output,每分鐘內泵送出動脈的血液總量)較低,可能導致肝臟血流量和腎小球濾過率下降,且體內「細胞色素P450同工酶」水平也較低,這些都可能進一步影響藥物代謝,導致全身藥物濃度更高。

3. 藥效學反應更強:臨床研究顯示,在相同劑量乙型阻斷劑治療下,女性的心率和血壓下降幅度通常比男性更顯著。

4.左心室腔體積差異:女性的左心室腔體積普遍小於男性。既往研究表明,在射出分率保留的心臟衰竭患者中,較小的左心室尺寸與較差的功能相關。研究推測,乙型阻斷劑可能對具有較小左心室腔的女性產生不利影響,尤其在較高劑量下更是如此,該狀況與研究觀察到的結論吻合。另外,心臟衰竭藥物在不同射出分率(LVEF)患者中的效益存在性別特異性交互作用,LVEF較高者服藥後藥效往往較差,被認為與左心室腔體較小亦有關聯。

5.心肌梗塞類型:研究指出,女性患者中無阻塞性冠狀動脈心肌梗塞(MINOCA)的發生率更高(女性為 5.9%,男性為 1.7%)。這可能部分解釋了兩性之間結果差異的原因。

綜合所述,研究強烈建議,心血管治療應更加重視性別特異性分析,因為藥物對不同性別的效果可能存在差異,尤其是心肌梗塞後LVEF未降低、且正在服用乙型阻斷劑的女性,應與主治醫師討論治療分針。需注意的是,患者切勿自行停藥或更改劑量,任何關於治療方案的調整都應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以確保個人化的最佳治療和安全性。

資料來源:

Beta blockers: Cardiac jacks of all trades – Harvard Health

Beta-blocker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effects according to sex in the REBOOT trial | European Heart Journal | Oxford Academic

延伸閱讀:

林俊傑自曝心臟病病情! 醫示警:身體常處於「備戰狀態」,恐面臨4大心血管危機

身體沒病別亂吃魚油! 《BMJ》研究證實:健康者恐增「2大心血管疾病」風險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23歲女孤獨死1年「遺體如木乃伊」 向AI求救訊息令人鼻酸

中天電視台
05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6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