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建議烏克蘭「割地換和平」翁履中:問題是普丁的承諾可信嗎?
Newtalk新聞
俄羅斯侵犯烏克蘭持續超過3年,導致數十萬人死亡,全球關注美俄峰會後是否能達成和平協議。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和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會談後指稱,關於烏克蘭讓步,使俄羅斯取得先前未控制的烏克蘭領土,以及美國可能對烏克蘭提供的安全保證,都是他與普丁「協商過並大致同意的重點」。對此,旅美教授翁履中質疑,川普建議烏克蘭割地換和平,並由美國給予安全保障,問題是,普丁的承諾可信嗎?
川普與普丁的會晤之後公開放棄了他過去堅持的「立即停火」要求,轉而支持直接達成「最終和平協議」。川普的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魏科夫透露,川普與普丁已在原則上達成一項突破性安排:如果烏克蘭願意割讓東部頓巴斯地區,俄羅斯將同意由美國與歐洲國家向烏克蘭提供類似「北約第五條」的安全保障,並在俄羅斯法律中明文規定不再侵犯其他歐洲國家的領土主權。換言之,烏克蘭失去土地,但可能換來長期的安全保證。
翁履中在臉書發文寫道:「然而,這項安排立刻引發烏克蘭與歐洲各國的警惕。澤連斯基明確拒絕任何領土割讓,並強調在俄羅斯持續軍事攻擊的情況下,談判無法進行。歐洲領袖,包括法國、英國、德國、義大利等國,也擔心這會改變歐洲安全架構,創造『侵略換土地』的危險先例。即便美國承諾安全保障,烏克蘭仍必須承受失去頓巴斯後的戰略風險:一旦俄軍控制這塊地區,未來進逼黑海港口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
翁履中接著提到:「澤連斯基拒絕土地換和平的要求,但他即將在白宮與川普會面,這場會晤可能成為戰爭第四年的轉折點。歐洲領袖,包括法國總統馬克宏、英國首相斯塔默、德國總理默茨、義大利總理梅洛尼以及歐盟主席馮德萊恩,將一同陪同澤連斯基出席,以展現歐洲的團結。但川普的立場轉變,已讓基輔與布魯塞爾陷入戰略焦慮:如果接受,將開啟戰後『以侵略換領土』的惡劣先例;如果拒絕,則可能被川普指責為『和平的阻礙者』。」
翁履中解釋:「川普強調『停火不如和平協議』,但歐洲外交官擔心這實際上是替普丁的戰場收穫合法化。普丁則公開稱讚峰會『有益且具意義』,顯示莫斯科可能認為自己在外交戰場上取得了突破。歐洲國家則強調『烏克蘭必須獲得鐵一般的安全保障』,包括武器、訓練與情報支援,但如何說服川普接受而不讓烏克蘭被迫退讓,仍是一大挑戰。川普的立場轉變,本質上就是把談判桌拉回到普丁最希望的位置:讓『領土割讓』成為討論的起點。」
翁履中直言:「若烏克蘭因戰爭被迫讓出頓巴斯,即使換來再多『安全保障』承諾,也等同於承認武力可以改變邊界,同樣是給未來的侵略者開了一扇門。更關鍵的是,這些保障真的可信嗎?普丁願意把『不再侵略』寫進俄羅斯法律,聽起來是突破,但這個承諾能否真正制衡克里姆林宮?歷史上,俄羅斯早已多次撕毀國際協議,從《布達佩斯備忘錄》到明斯克協議,例子不勝枚舉。」
翁履中指出:「當前的提案,很可能只是普丁用來爭取時間、穩固戰果的戰術安排。對澤連斯基而言,這不是單純的外交問題,而是生存問題。烏克蘭若接受『割地求和』,等於承認俄羅斯可以透過武力獲取領土,這會削弱所有歐洲安全協議的基礎。今天是頓巴斯,明天可能是另一個城市,甚至整個烏克蘭東部都要失去。接受這樣的條件,對烏克蘭來說不是和平,而是承認戰敗,然後自願付出代價。」
翁履中續指:「其次,對歐洲盟友而言,這也是一場『信用危機』。如果歐洲在川普壓力下默許烏克蘭割地,那麼北約與歐盟所宣稱的「國際邊界不可用武力改變」將淪為空談。歐洲的安全承諾將被徹底削弱,普丁只需一次「成功的恐嚇外交」,便能打破冷戰後的安全秩序。最後,川普再次展現『交易式外交』思維,只看如何快速『達成交易』,忽視長期戰略代價,而這正好是普丁夢寐以求的局面。」
翁履中認為,對普丁來說,只要川普把焦點放在「結束戰爭」,強調「不要浪費大家資源」,淡化國際原則的討論,甚至願意讓美國給予烏克蘭安全保證,說明普丁很清楚,第五條安全承諾,對川普來說同樣是無成本的口頭承諾,三年內俄羅斯不要再發起戰爭,川普就不用煩惱新的壓力!而普丁就是希望川普在他的商業邏輯裡說服自己,說服烏克蘭割讓領土,就像成功出售一棟大樓一樣,只是正常的出脫手。因為美國不阻擋,剩下的歐洲國家能做的有限,而普丁也就贏了一半!
翁履中分析:「不過,川普的算盤也很精,讓普丁提出條件之後,美國現在等歐洲叫牌。下週一的白宮會晤,是澤連斯基最艱難的外交考驗,但也是歐洲的集體出價機會。澤連斯基必須在川普的壓力下保持冷靜,謹慎回應川普提出的安全保障,避免重演二月的橢圓形辦公室爭吵;同時,他歐洲領袖站在他身邊,一起用政治與道德的重量,加上現實歐洲國家承諾出資協助烏克蘭的條件,讓川普重新必須計算美國的利益!」
翁履中表示:「當川普認為『土地換和平』可以作為選項,只要美國提出安全保障,在不需要花大成本的情況下,這個提案就可能被川普視為一種可以讓美國解套的方法,澤連斯基跟歐洲國家領袖們,在協助維護烏克蘭國家主權的同時,真的還能找到讓川普覺得符合美國利益的援烏條件?星期一的會面,就算不是立刻決定烏克蘭的未來,也很可能進一步改變整個歐洲對美國的安全合作思維。」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