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大買AI武器、立陶宛挖戰壕、日本連續軍演 專家:與「3大原因」有關
Newtalk新聞
近年來,世界各地爆發多起局部戰爭,越來越多國家開始為可能發生的衝突進行備戰,全球緊張局勢也持續攀升。有中國專家分析認為,世界各國接連爆發焦慮情緒的主要原因,與大國代理人戰爭、俄烏停火「凍結戰線」以及中國崛起等三項因素有關,強調當「山雨欲來」時,只有提前做好準備,才能避免被淋成落湯雞。
《騰訊網》軍事專欄作者「馬妍」發布文章指出,立陶宛近期頻頻加強邊境地區的防禦能力,不但挖掘多道壕溝,還設置了大量的反坦克陷阱,甚至砍伐樹木以製造路障。與此同時,瑞典也持續推動自身的先進軍備發展,預計將 40% 的國防支出用於人工智慧 ( AI ) 作戰系統的開發,準備應對未來可能爆發的衝突。
另一方面,日本近期也積極參與其他盟友國家舉辦的聯合軍事演習,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直升機護衛艦「加賀號」( JS Kaga DDH-184 )甚至接連參加了西班牙與菲律賓的聯合反潛訓練,以及美國、英國與澳洲聯合舉辦的海上演習,並實現了 F-35 戰機在加賀號的降落與起飛。
「馬妍」分析認為,歐亞各國近期瀰漫焦慮情緒並積極備戰的主要原因,與歐洲國家陸續提高對俄羅斯的警戒,以及中國近年持續局起有關。「馬妍」指出,俄烏戰爭實際上是一場大國之間的「代理人戰爭」,推測美俄兩國各自擁有的核武器,是兩國並未正式開戰的主要關鍵。另外,美國降低對烏克蘭的支持,也令許多歐洲國家感到「不寒而慄」,進而下定決心發展軍備,應對未來可能與俄羅斯爆發的衝突。
「馬妍」進一步表示,雖然美國川普政府目前正在努力推動俄烏兩國的停火談判,但在俄烏雙方尚未達成共識的情況下「凍結戰線」,「只是表面熄火的『假和平』」。「馬妍」強調,立陶宛突然開始強化邊境防禦能力、瑞典舉債發展 AI 武器等舉動,都是害怕戰爭再次爆發後,自己成為砲灰的具體表現。
「馬妍」認為,印太地區的局勢與歐洲相似,不斷強化自身軍力的中國在衝擊美國「世界霸主寶座」的同時,也對周邊國家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馬妍」總結稱,俄烏戰爭就是一顆「照明彈」,直接向全世界公開展示了大國博弈的殘酷規則,推測這些參與過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國家,都已經開始憑藉自己的歷史經驗與敏銳的戰略嗅覺,擬定「山雨欲來」時的應對策略,呼籲世界各國應提前做好準備,避免在「山雨來襲」時被淋成落湯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