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B》台灣選手與拉丁選手上大聯盟差在哪? 葉君璋深入解析
鄧愷威昨奪得大聯盟生涯首勝,這一勝對在美國大聯盟奮鬥的台灣球員來說是相當難得,距離前一位王維中的勝投已相隔6年,為什麼台灣球員在美職生存不易?即使上大聯盟,也待得不長?曾經到美職小聯盟擔任教練一段時間的味全龍教頭葉君璋,根據他的觀察,說出自己的想法。
「如果很正常在體系裏面,又簽得不錯,沒有在大聯盟很奇怪,只是到底可以留多久,這才是重點。」葉君璋提到台灣也是有一些球員升上大聯盟,他表示,除非遇到受傷、疫情的狀況,才會沒有機會上去,不然基本上要碰到那個地方(大聯盟),沒有那麼難,尤其又是像有辦法簽50萬美金、100萬美金的球員,表示他的質已經到那邊,每一層他都會上去,上不去,大部份的原因是受傷,「留在大聯盟很難,要有機會沒有很難。」
一旦上去大聯盟,能待多久又是另一回事。
葉君璋認為,台灣選手要在大聯盟待得久會比較難,但會拉丁文的就比較簡單,「拉丁球員在美國,不用講英文,講拉丁文就可以,但台灣人要翻譯,這一定有差,一隊不管教練、選手,哪一個需要講英文,講拉丁文就可以了,100%有影響。」
另外,葉君璋談到另一個台灣選手不容易上去大聯盟的重點,台灣選手季後回到台灣,從10月開始到隔年2月,待5個月,在這5個月,回台灣的球員在做什麼?應該都在自主訓練,但他問過一些拉丁球員,他們回去在做什麼?都是先休1個星期,之後就開始比賽,「假設5年上大聯盟,跟一個拉丁球員競爭,5年期間,季後的差別,拉丁球員去比賽,可能打30場,我們的回來自主訓練,第2年,他又打30場,5年下來,看差多少場,差了150場,這個選手等於整年沒在休息,少人家打了這麼多比賽,當然他能很簡單的就上去了。」
「等到春訓,人家早就進入狀況了,我們還在調整,為什麼容易受傷?第1天牛棚的時候,6個人牛棚,左右兩邊都在催,你要不要催?人家都不知道打了幾場比賽了,你還在自主訓練、還在調整,一個是輕鬆投,一個是用盡生命力量在投,誰比較容易受傷?這樣就有差,這是我在小聯盟親身經驗。」葉君璋說,打棒球就是來比賽,不是來訓練的,一定要比賽。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