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南亞訂單回溫,宏全今年營收拼增1成,新廠助明年增幅勝今年
【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宏全(9939)第二季因台灣、東南亞天氣使得終端銷售不如預期,加上業外匯損影響,單季EPS 2.32元,上半年EPS為4.65元。展望下半年,宏全表示,隨天氣逐漸炎熱,目前在台灣、東南亞已經看到訂單回溫,中國也維持成長態勢,目標全年營收力拼一成成長,而明年再多個新廠貢獻下,預期成長幅度將優於今年水準。宏全指出,今年上半年在台灣、東南亞地區營收分別年增3%及年減3%,主因今年第二季多雨,未如往常炎熱,因此使得飲料終端銷售不如預期,導致營收未達成年初設定的目標,加上產品組合及新廠開辦費用等影響,使得地第二季本業獲利成長幅度不如營收,然隨時序入夏,目前觀察6-7月台灣、東南亞訂單已經回溫,希望下半年能恢復成長動能。
而今年上半年成長幅度最高為中國地區,年增達21%,營收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2%提升至37%,因此公司也決議從原始大股東手中買回宏全中國剩餘的3.61%股份,加大在中國的發展性,也可100%認回獲利。
雖今年上半年本業表現保守,然宏全持續投入多個新廠建置,包含中國浙江常山廠、廣東新清廠將於今年第三季投產,第四季則有印尼KIIC廠熱充線加入,至於明年上半年更有台中自貿廠、中國廣東新清中山分公司、印尼KIIC廠無菌線、印尼Sosro板底蘭廠及泰國宏信廠將開始投產,可望挹注明年營收動能,此外,越南2A廠也規劃於2026-2027年投產。集團生產據點達53個,其中有21個為in-house廠。
在7月營收方面,宏全7月營收28.26億元,年增1.86%,受匯率影響使得年增率低於預期,以原幣計算,中國年增16%、台灣年增8%、東南亞年減4%;累計1-7月營收177.97億元,年增6.27%。
宏全第二季營收76.91億元,年增3%,營業利益10.8億元,較去年同期約略持平,而在業外匯損方面,今年第二季因台幣升值產生匯損約7500萬元,去年同期則為兌換利益3700萬元,約有1.12億元落差,使得第二季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6.87億元,年減21%,EPS 2.32元。上半年營收149.71億元,年增7%,營業利益19.91億元,年增0.3%,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3.76億元,年減15%,EPS 4.65元。
下載「財訊快報App」最即時最專業最深度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