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產後3大困擾體態 富貴包、大肚子、骨盆前傾你都有嗎?每日在家基本瑜伽體式 無痛鍛鍊舒緩改善

媽媽寶寶

更新於 10月03日03:57 • 發布於 10月03日03:54

懷孕與生產對女性身體是巨大挑戰,體態變化往往不會隨產後自然復原。透過了解這三大常見困擾的成因,搭配簡單瑜伽動作與生活習慣調整,就能逐步恢復健康體線,請有信心為自己重拾自信活力。

富貴包:駝背、低頭累積的「壓力山丘」

「富貴包」是指頸後第七頸椎處隆起的脂肪與筋膜堆積,產後媽媽非常容易出現這種問題。懷孕期間因重心改變、胸椎後彎增加,導致肩頸肌群長期緊繃,生產後又頻繁低頭哺乳、抱小孩,脖子向前、肩膀內縮的姿勢幾乎成為日常。

這種「圓肩駝背」會讓重心壓在頸椎上,時間一久,該處的筋膜會增厚、脂肪堆積,形成難以消除的隆起。除了外觀上顯得厚重、影響頸線,富貴包還會引發肩頸痠痛、頭痛、手麻,甚至因頸椎受壓而影響自律神經,導致睡眠品質下降。若不及時矯正,姿勢會越來越彎曲,連呼吸與氣血循環都會受到影響。

每天可嘗試「貓牛式」與「嬰兒式」伸展,重點是開胸與喚醒肩胛骨的活動度。

貓牛式:四足跪姿,吸氣拱背抬頭、吐氣拱背低頭,讓脊椎在活動中回復彈性。

嬰兒式:跪坐後身體前傾貼地,讓背部與肩頸完全放鬆,減少頸後壓力。

大肚子:鬆弛核心與「腹直肌分離」的後遺症

懷孕後期子宮快速膨脹,腹直肌被撐開甚至分離,是產後媽媽肚子無法平坦的最大原因。加上孕期體重增加與骨盆前傾,導致腹部肌肉力量下降,脂肪與內臟更容易向前堆積。即便體重回到孕前,肚子仍像「裝了氣球」,有些媽媽甚至被誤認為還在懷孕。

此外,鬆弛的腹部也會影響核心穩定性,導致腰痠背痛、姿勢不穩,甚至出現骨盆底無力與尿失禁問題。若腹直肌分離未改善,後續運動與減脂效果都會打折扣,體態重建進度大大延後。

建議從「橋式」與「死蟲式變化」開始,溫和啟動核心,每天練習3~5組,能漸進強化核心、減少腹部凸出。

橋式:仰躺屈膝,吸氣抬高骨盆,感受腹部與臀部用力。

死蟲式:仰躺,手腳交錯伸直並保持腰部貼地,穩定核心同時避免腹壓過大。

骨盆前傾:不只是姿勢壞,還可能導致腰痠與腿粗

懷孕期間為了支撐腹部重量,骨盆會自然前傾,產後若缺乏復健與訓練,這種姿勢容易固定下來。骨盆前傾代表骨盆像「倒水」般向前傾斜,腹部向外凸、臀部後翹,視覺上就像「肚子變大、腿變粗」。長期骨盆位置錯誤,會壓迫腰椎引起下背痛,也會造成骨盆底肌鬆弛、骨盆內臟下垂,影響生理週期與內臟位置。

此外,骨盆角度異常也會讓下半身循環變差、水腫,導致下肢肥胖與肌肉緊繃,許多媽媽的「假性大腿粗」都與此有關。

重點是放鬆髂腰肌、強化臀腿後側肌群,每日5分鐘就能慢慢調整骨盆傾斜。

低弓箭步伸展:前腳彎曲、後腳伸直,感受髂腰肌的延展,有助骨盆回正。

椅式:雙腳併攏微屈膝,臀部向後坐,強化臀大肌與大腿後側,重新建立骨盆穩定。

其他改善方法與建議

  • 正確姿勢意識訓練:平時抱嬰、哺乳、推車時都要注意姿勢,避免低頭、駝背或單側用力,讓身體重新學會「正中線」的穩定。
  • 使用產後束腹與骨盆帶:初期使用適度的支撐裝備,能協助腹部與骨盆回位,但需配合運動與調整姿勢,避免依賴。
  • 日常走路與站姿訓練:刻意練習「收下巴、收腹、微收臀」的站姿,讓肌肉記憶正確姿勢,自然改善體態線條。
  • 深呼吸與核心啟動訓練:每天5~10分鐘的橫膈膜呼吸,有助啟動深層核心(如腹橫肌),加速腹部回收並支撐脊椎穩定。
  • 專業產後復健課程:若出現明顯腹直肌分離或骨盆不穩,建議諮詢物理治療師,透過專業評估與客製化訓練效果更佳。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她產後這樣吃1年,瘦回14年前體重 減重教練產後瘦身靠5心法、2食譜
一度胖到98公斤!天后產後9個月甩肉登台 超激烈瘦身法適合你嗎?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靠性排解壓力 小心陷入「性成癮」循環!醫:這些人風險更高

健康醫療網
02

肺炎已成第三大死因!專家:65 歲以上務必接種「這2劑疫苗」

健康醫療網
03

快訊/郭台銘媽媽今北醫辭世 享嵩壽100歲 !北醫附醫回應了

三立新聞網
04

「上翹GG」愛愛更舒服? 醫揭真相

ETtoday新聞雲
05

11月06日 我們都在時間裡長大

Heho健康
06

你有潔癖嗎? 醫師解析「強迫症」與「強迫人格」特質

NOW健康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