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個人記憶、身體經驗到集體歷史 女影揭台灣競賽獎入圍片單
2025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將於10月17日至26日展開,日前發布影展主題及主視覺海報,並於今天(8日)公布「台灣競賽獎」18部入圍名單和評審團陣容,包括許雅婷導演的《大風之島》、黃小珊導演《風的前奏》、巫虹儀導演的《金魚缸小姐》都脫穎而出,共同角逐大獎。
本屆(第32屆)女性影展以「破風景」為主題,回應當前瞬息萬變世界,眼下現實可能稱不上完美,甚至醜陋破爛的世界樣態。「破」字帶著突破與破壞的想像,主視覺力邀曾為女影操刀主視覺設計的陳安如,翻玩經典實驗電影《潛藏敵影》(Invisible Adversaries)劇照,將身體夾在張力與矛盾的風景邊界,讓破壞與生長共存。英文標題「a room with a view」呼應女性主義作家吳爾芙作品《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回應女性影展的核心關照。
本屆入圍作品呈現多元創作養分下的百花齊放,18部入選作品涵蓋劇情、紀錄、動畫、實驗等多元形式,從個人記憶、身體經驗到集體歷史,展現豐富創作能量與獨到視角,交織屬於台灣此時此地的女性風景。
親情、家庭作為常見的創作母題,在本屆入選片單中可看見多元視角下的全新詮釋。陳怡蓉的《阿婆非死不可》由影后楊麗音飾演患有失智症而瘋狂妄想的客家阿婆,女強男弱的家庭喜劇,亦是本次入圍片單中唯一的劇情長片。同樣由楊麗音演出、朱凱濙的《貓與雞》則詩意處理生命的逝去,母女為心愛的貓告別,也為未來與彼此道別預習。
此次有3部紀錄短片導演拍攝家人與創傷。吳念樺的《萬歲家庭》直面兒時不堪回首的家暴記憶;陳韶君的《吹得到海風的地方》以母女對話劃破作為自殺者遺族的憂傷;劉人鳳的《跳房子》記錄自己與家人失去居住地後,人們安身與存放記憶的地方。
另有3部劇情短片回應導演自身關照。《山裡走走》由布農族導演全懿儒返鄉實地取景,取材其父帶弟弟到山裡走走的真實故事;張善淳的《近視》關照兒童成長與母職拉扯,細膩刻畫女童對關愛的需求;巫虹儀的《金魚缸小姐》藉女同志泰國浴初體驗,正視身體欲望並重新認識自我。
今年有2部實驗劇情短片入圍。洪瑋婷的《風流少女殺人事件》讓楊德昌經典作品中的少女小明化身父權復仇者;莊岱雯的《草莓蛋糕》找來女星王渝萱擔任親密指導,大尺度呈現女性情欲,將有毒母女關係推向道德臨界。
紀錄長片入圍作品包括許雅婷橫跨20年記錄樂生抗爭歷程的《大風之島》;曾文珍的《歡迎來到北車大客廳》聚焦4名不同世代的印尼女看護工。《婚・紗・罩》導演陳昱伶深陷婚紗浪漫神話,可謂自我賦權的成長紀錄;《雪水消融的季節》則是羅苡珊導演經歷摯友登山驟逝的風暴後,踏上自我救贖的旅程。
3部動畫入圍作品展現多元媒材的創作量能:受歐陸動畫訓練的林南彤在《褪皮 以及露出來的》中處理成長創傷;留日導演李姿婷的浪漫愛情小品《愛情★星星》兼具日式唯美與搞笑風格;在美國學動畫的黃小珊以家鄉為舞台譜出家庭記憶《風的前奏》。另外還有結合動畫的影像書信《蒸發書簡》,是來自台灣的張若涵與日本的工藤雅,跨國創作者在疫情間的影像交換日記。
本屆競賽初選由現任台灣女性影像學會理事長史惟筑、前台北電影節選片人洪健倫,以及旅美電影美術與舞台設計師謝友容,從141件報名作品選出18部入圍。最終決選評審陣容邀請女影首屆台灣競賽獎首獎得主、大大樹音樂圖像創辦人鍾適芳;紐約大學藝術學院電影研究系副教授鳳梅海貝勒(Feng-Mei Heberer),以及來自里斯本的國際發行商Kino Rebelde創辦人瑪利亞維拉(María Vera),3位橫跨創作與製作、研究與策展的海內外女性影人組成評審團,將於影展期間評選金獎、銀獎與特別獎得主,於10月26日女性影展閉幕暨頒獎典禮揭曉。
2025年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將於10月17日至26日於光點華山電影館展開,更多精彩片單與周邊活動訊息將陸續公佈,敬請鎖定女影官網、Facebook、Instagram粉絲專頁,掌握第一手消息。台灣競賽獎完整入圍名單請見網站。
加鏡LINE新聞不漏接
取材台灣詭異童謠! 超級奶爸楊祐寧《泥娃娃》中孕妻陷恐怖泥咒
基努李維化身「墮落」天使 導演親手做菜拉近距離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