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AI資料中心用電5年內將成長四倍 專家點台灣短期靠燃氣撐場 核能是選項但非主力解方

信傳媒

更新於 11月04日03:47 • 發布於 11月04日03:45 • 李海琪
2030年全球資料中心用電將較目前增加一倍以上,其中專為AI優化的資料中心電力需求,預計將成長逾四倍。(圖片來源/Google Cloud YT)

AI應用正成為疫後經濟的新成長引擎,也帶動超大型資料中心在全球加速插旗。國際能源署預估,2030年全球資料中心用電將較目前增加一倍以上,規模相當於再多出一個日本,且專為AI優化的資料中心用電成長更為驚人,讓「電從哪裡來」成為各國能源政策與產業布局繞不開的關鍵問題。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副總監王孟傑與經理陳志洋提醒,全球資料中心正朝大型化、集中化與靠近電源的方向發展,短期內供電仍以燃氣為主,再生能源與新一代核能技術則需較長時間才能發揮效益。對國內業者而言,如何善用海外電力優勢、累積整合經驗,再回頭優化在地建設,將成為布局AI基礎設施的關鍵課題。

AI推升資料中心用電暴增,全球選址轉向再生能源充足優先

依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全球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到2030年將成長超過一倍,達到約945 TWh,這個數字略高於當前日本全國的總用電量。AI是此成長背後最強勁的驅動力,其中專為AI優化的資料中心電力需求,預計到2030年將成長超過四倍。

王孟傑指出,若攤開全球資料中心地理分布,可以觀察出全球1.2萬座資料中心位置相當集中,主要分成三大區域-「美歐」、「非洲與中東」、「亞洲」,離都會區不遠且傾向聚集在再生能源充足之地,以歐洲為例,主要集中於北歐區域。

另一方面,他點出,近年全球資料中心新增數量維持在每年平均250座,疫情復甦後新增數量並未較疫情前增長,反而是各地區的平均IT電力容量、負載容量則逐漸大型化。

因此科技巨頭的選址條件也由「市場優先」、「光纖優先」的現狀,逐漸朝具備完善基礎建設的方向發展。這使得能源部門相關產業找到新的成長軌道。

資料中心貼近電廠成全球趨勢,降輸電成本也減少社會阻力

目前台灣在實務執行上,台電建議AI資料中心應設於變電所或電廠周邊,以確保穩定供電與降低成本。王孟傑指出,這確實是全球趨勢之一。

他以日本的WattBit連攜(WattBit Renkei)為例說明,該概念主張資料中心應盡量設在電廠旁邊,原因在於電力輸送成本往往高於通訊光纖架設成本。與其花費高額建設長距離電纜,不如直接在電源充足的地區設置資料中心,再以相對便宜的光纖網路進行高速連線,能有效節省能源與成本。

王孟傑表示,這樣的模式可讓資料中心位於電力供應穩定的區域,同時縮短電力傳輸距離。特別是針對推論型AI資料中心,由於需要即時回應使用者需求,若距離過遠將造成延遲,因此在電廠周邊建置不僅能提升運作效率,也可避免另行新建發電設施的高額支出。

同時,將資料中心與電廠相鄰設置,社會阻力也相對較小。由於電廠用地多已固定,若兩者分開設立、距離過遠,反而更容易引發居民抗議。

短期供電仍靠燃氣、小型核能貢獻要到5年後,台廠宜先海外佈局

至於電力來源,王孟傑坦言,「核能絕對是選項之一」,但能否啟用仍取決於地方民意,如美國德州北部名為「Hypergrid」的園區中,興建4座AP1000型反應爐、總裝置容量達4GW,接近於全台灣核能發電廠的容量,因此屬於較為極端的案例,仍須視當地社會接受度而定。

同時,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經理陳志洋也點明,不太可能因AI資料中心的設置而新增太多核能發電容量。主要原因在於,大型核電廠的燃料受國際嚴格管制,且其規劃與施工週期極長,難以在AI電力需求快速攀升的情況下即時回應。

至於外界關注的SMR(小型模組化反應爐)與AMR(先進核能反應爐)方案,陳志洋指出,雖然Google等企業確實與多家新創業者洽談投資與綠電採購,包括Kairos Power、NuScale、Oklo等公司,但目前全球約八十多座SMR仍處於開發階段,真正商轉的僅有俄羅斯、德國與日本三座。因此,這些技術要對資料中心供電產生實質貢獻,仍需等到2030至2035年後才有明顯機會。

預估於2030年,全球對於電力的需要將因資料中心而新增超過300GW的發電裝置,陳志洋認為,其中仍將主要依賴天然氣供應,因為目前企業對「RE100」或「CFE 24/7」等永續承諾的要求尚未全面普及,尤其在減碳政策仍屬初期的國家,短期替代能源轉型仍有難度。

不過,隨著時間推進,再生能源的供應及電力需求將同步快速擴大。而目前台灣面對山地多、平地有限,再生能源近年屢遭爭議、核能則有安全疑慮的現實困境。

對此,王孟傑則建議,業者可先赴海外布局,尋找具電力優勢的地區累積經驗,學習如何在資料中心建設中整合最適能源配置,待技術與經驗成熟後再回台投資,屆時在地建設才可能更順利、效率更高。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一萬元的金錢考試,你願意讓孩子交空白卷嗎?

moneybar
02

爸爸回來了!黃仁勳留台1天半行程曝 這原因沒空逛夜市:我想他了

三立新聞網
03

黃仁勳下午來台 首站訪台積電台南廠 明再與張忠謀同台

anue鉅亨網
04

普發萬元1/最速領懶人包來了!  線上申請、ATM、郵局領現一次看

鏡週刊
05

起底/日產靠台灣神秘買家續命 台灣隱形千億富豪曝光

鏡報
06

快訊/AI教父抵台 直奔台積電台南廠!黃仁勳:業績很強 來鼓勵台積電加加油!

太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