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從直冷到浸沒,雙相液冷成新主流?其陽研發3年拚AI散熱突破

財訊雙週刊

發布於 06月19日02:40 • 財訊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數據,資料中心總用電,散熱可占4成。因此可見散熱解決方案已是AI基礎建設的關鍵一環。(示意圖/財訊雙週刊)

作者:財訊雙週刊/楊喻斐

輝達新一代Blackwell架構GPU引爆液冷散熱的需求,今年在台北國際電腦展中,液冷散熱已成為未來顯學。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其中,直冷式技術(DLC)逐漸站上主流地位,而浸沒式的發展趨勢亦沒有停下來,到底這些技術有甚麼不一樣?單相與雙相的優、缺點又在哪裡?值得深入探討。

隨著輝達GB200機櫃於今年正式出貨,從氣冷轉向液冷的散熱新時代正式開啟序幕。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指出,2026年,資料中心的總用電當中,運算與散熱將各占4成,因此散熱解決方案已成為AI基礎建設的關鍵一環。

從今年的台北國際電腦展中觀察到,液冷散熱的生態鏈日趨完整,並邁向大量生產階段。研究機構集邦科技預估,今年AI晶片的液冷散熱滲透率,將從去年的11%,大幅提升至24%。

散熱已成AI基建關鍵一環

現在台灣供應鏈廠商投入的液冷散熱中,主要是直冷式技術;就是在晶片上面放置水冷板(Cold Plate),再透過裝有水的分歧管將熱能帶走,從冷水變成熱水之後,會跑到裝有風扇的邊車(Sidecar)或者冰水塔進行降溫,再交給冷卻液分配裝置(CDU),依此進行散熱的循環。這種利用液體散熱的循環技術,稱為單相直冷式技術。

但若是冷卻液在散熱時,遇到熱能會汽化為氣體,藉此迅速帶走熱能,再透過冷凝設備,重新變回液體。這種「液對氣」的方式,則稱為雙相直冷式技術,透過氣體和液體的轉換技術,散熱效率更高。

《財訊》雙週刊指出,目前單相直冷式散熱的解熱能力已經達千瓦等級,等同於一顆輝達最高階GPU的功率,並且讓資料中新的電源使用效率(PUE值)降至1.2至1.3附近,符合各國對於資料中心用電效率的規範,是主流技術。

而佳世達集團旗下的其陽,在3年前卻決定跳過單相技術,直接鎖定雙相,包括雙相直冷與雙相浸沒式冷卻技術。佳世達智能方案事業群總經理暨其陽董事長曾文興表示,我們是以「未來產品」為導向,目標高階客製化訂單。

其陽總經理林章安說明,冷卻液一旦與物體表面接觸將迅速地沸騰,同時也會帶走相當大量的熱能,效率更高。以雙相技術進行的解熱能力可以高達1500瓦至2000瓦,效率增加超過5成,而且能將PUE值進一步往下降至1.02。

值得一提的是,其陽推出了全新的雙相直冷式技術,在既有直冷式的架構設計之下,在晶片上放置了micro mesh(微型網)的雙面冷卻板,增加晶片與冷卻液的接觸面積。

更多財訊雙週刊文章

Switch 2開賣4天狂銷350萬台!任天堂營收看俏 獲利卻卡一個「關鍵變數」
辜仲諒二度退場!老將陳佳文接棒中信金 內外交逼下一步怎走?

加入財訊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堰塞湖水量還有2300萬噸 李鴻源憂洪災重演

NOWNEWS今日新聞
02

曾說馬太鞍溪堰塞湖無立即潰堤危險? 陳駿季回應了

台視
03

多圖/堰塞湖溢堤葬15人…上萬噸垃圾鱗片「割地無完膚」空拍畫面曝!

三立新聞網
04

堰塞湖監測時序曝 農業部9/21起「八度發細胞簡訊」通知避難

TVBS
05

新光新公主爭8兆遺產調解庭 開價67億破局

鏡週刊
06

花蓮洪災釀15死!眼睜睜看母被吞沒 家屬趴冰櫃痛吼:我沒有阿嬤了

CTWANT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