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股創新高!T+A族群母以子貴?
作者:財訊雙週刊/尚清林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9月分,隨著AI伺服器組裝業務大幅成長,鴻海集團旗下工業富聯衝破50元人民幣大關,吸引投資人搶進,市值衝上1兆元人民幣大關(約新台幣4.5兆元),並且擠下主要對手比亞迪,公司市值規模位居A股第13大。
一時間,市場驚覺臻鼎-KY、鼎炫-KY、亞翔、楠梓電、上緯投控等兩岸雙掛牌的T+A概念股,紛紛創下新高,顯示著這些在中國布局已久的台廠,近期終於看到成效。
A股大風吹 科技股成主流
顧德投顧分析師李冠欽解釋,中國經歷房市危機、消費力下滑、內捲競爭等十年的調整階段後,近期陸股顯得異常神勇,上證指數從4月低點以來已經大漲25%,衝破3800點,創10年新高。這當中,作為中國AI指標的寒武紀,今年飆漲1.5倍,股價衝上1500元,市值來到5000億元人民幣,超越貴州茅台成為新股王,顯示中國股市面貌的轉換,也逐漸走向科技股當道的局面。
回到T+A族群,在中國掛牌的滬電股份、工業富聯、鵬鼎控股、亞翔集成、上緯新材及隆揚電子等,在科技股躍居主流的情況下,也紛紛創下新高。從母以子貴的角度,帶動台廠母公司的價值重估,後續是否出現補漲效應?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9月分,國票投顧研究報告針對T+A族群進行重新評價,認為當初透過子公司進軍陸股會更有效率地進行區域生產、擴張規畫及提高融資效率。目前,中國股市整體市值比台股大15倍。因此,當中國子公司市值大幅增長的情況下,的確會出現母以子貴的效應。
《財訊》雙週刊分析,以臻鼎-KY為例,臻鼎-KY持有子公司鵬鼎控股71%,目前臻鼎-KY市值約為1600億元新台幣,本益比為18倍,但鵬鼎市值卻高達4500億元,本益比約30倍,這就有了明顯的被低估的情況。
作為全球第一大PCB廠的臻鼎-KY,前8月營收來到1062億元,年增率為10.49%,創下歷年同期新高紀綠,下半年營收持續看好。法說會上董事長沈慶芳指出,AI所驅動的高階性能要求與產品創新浪潮,仍將是PCB產業未來幾年的核心成長動能。
更多財訊雙週刊文章
財訊獨家專訪》金牌運動部長李洋:我是樂於挑戰的人 卓榮泰一通邀約電話,激起他的熱情
華碩施崇棠喊話:台灣憑三大優勢 打造「可信任AI」戰略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