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飛帆:疑美論對中國最有好處 試圖孤立台灣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13日電)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今天表示,中國演習是為了破壞區域和平穩定,台灣則是防守、維持現狀;疑美論對中國最有好處,中方試圖造成台灣內部不團結、削弱台灣對盟友的信任,最後只剩下孤立的台灣。
林飛帆中午接受Yahoo TV「齊有此理」節目專訪,被詢及有這麼多演習,民眾是否會揣測兩岸要發生戰爭時表示,不管是美國、日本、中國演習都有目的,中國演習是為了軍事擴張跟武裝侵略,台灣則是為了保護民主自由跟維持現狀,這是最大的差異。
他說,中國演練在破壞區域和平穩定,台灣則是防守,不是為了挑釁與刺激任何一方,包括菲律賓、日本、美國、澳洲都在聯合演訓,就是為了守住區域秩序,不要被單一方面武力威脅。
針對美方人員參與漢光演習,他說,不能公開透露,但這麼多演習中看到外國人面孔,就代表世界各國都很在意台灣的安全。
有關中國散播「疑美論」,林飛帆分析,疑美論的誕生對中國最有好處,疑美論訊息可以分不同層次,最主要目的是認知作戰,讓台灣內部混亂、分裂;其次是抹黑,嘗試削弱台灣對盟友的信任,最終達到孤立台灣的目的。
前美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日前以「台灣如何失去川普」為題撰文,林飛帆表示,了解台美合作現況的人,都知道這項指控不符合實際情況。
林飛帆強調,台美之間的互信跟溝通管道,靠得是長久累積的過程,政府會善盡說明,但不會逐項回覆。很多美方人士都已主動反駁,所以他相信台美之間的互動跟互信,還是大家可以理解,甚至互相有默契。
國民黨立委陳玉珍提議用國土防衛韌性預算換成普發現金的財源。林飛帆說,國土防衛韌性特別條例預算非常關鍵,美國和各國盟友都希望台灣增加防衛預算,除了單純的國防預算,還要提高韌性的預算,拉高海巡防禦能量,強化應對灰色地帶衝突。
林飛帆說,國土安全韌性計畫中有多個細項,如強化地下防空避難設施、防火系統等等,需要政府和國會一起支持。
此外,核三重啟公投將於8月23日投票,林飛帆表示,核電廠周邊設施確實曾成為攻擊目標,以俄烏戰場為例,俄軍在開戰初期首要任務之一是控制核電廠,除為自身所用,也是控制一個重要戰略資源。
林飛帆說,當供電系統一部分被控制後,「你也可能很難打回去,因為不小心就會造成大規模核子事故,所以類似這樣子被挾持或脅迫的風險也是有的」。
他表示,雖然台灣是海島型國家,與烏克蘭地理環境差異極大,但是否存在類似顧慮仍有許多辯論。(編輯:謝佳珍)1140813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