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草率診斷+輕易用藥 李佳燕醫師:應正視需求
想法和其他人不同,就很怪嗎?怪咖紀錄片團隊,帶我們來看到,不被理解的人們,或許是帶領大家,走向未來的先驅者!像家庭醫師李佳燕,就長期致力於,台灣孩童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議題;她反對草率診斷、輕易用藥,認為應該要花更多時間,找出孩子真正的需要,卻因此被視為怪咖醫師!雖然她被誤解,甚至是被責怪,但她不想要孩子們,繼續被污名化!
小學中年級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有的孩子卻開始頻繁進出醫院,看的是過動症但他真的病了嗎。家庭醫師李佳燕說:「就有一次從醫學中心出來,孩子就直接問媽媽說,媽媽妳為什麼覺得我有(病),那媽媽就哭了那媽媽就說,沒有你沒有病。」
孩子無法好好上課,老師難管理提醒家長注意,就醫一旦被認定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雖然用藥後成績變好了,但李佳燕認為有其他方法,為什麼非得吃藥。
家庭醫師李佳燕VS.就診孩童說:「安親班有點嚴如果我們擦掉了,有痕跡黏在一起,老師就會全部擦掉。」
家庭醫師李佳燕說:「變成是要嘗試不同的方式去教他,我們不能說一個孩子數學不好,就說他是有注意力不集中這個問題,這樣的說法我沒有辦法接受,因為有的人真的對數學,就是了解會有困難。」
看到孩子如果跟不上課程,就被視為工廠產線的瑕疵罐頭,家長著急李佳燕看了也很心疼。
家庭醫師李佳燕說:「老師才認識我小孩一個禮拜,為什麼就說我們家小孩,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我覺得小孩很冤枉啊,幼兒教育就是讓孩子去動去玩,這些東西到小學之後就會接不上啊,老師就會覺得你這孩子是怎麼回事,把教育跟醫療整個都混在一起了,教育不教育然後丟給醫療去處理,這也是不對的啊。」
曾經在大醫院擔任主治醫師,卻出走開診所下午還不看診,李佳燕把時間留給來求助的家庭,就是希望還孩子做自己。
家庭醫師李佳燕VS.就診孩童說:「喜歡玩什麼玩具(廚房的)。」家庭醫師李佳燕VS.就診孩童家長說:「她沒有注意力的問題,玩一個遊戲玩得那麼地專心,她是因為真的是比較難學習,(她不喜歡上課)啊當然誰喜歡上課,她就是慢進入學習的狀態而已啦。」
李佳燕認為沒有一個孩子需要吃藥,拒絕無能為力一有時間就開課演講,決定從家長和老師著手。家庭醫師李佳燕說:「我就被定義為是一個,反精神科醫師不准小孩用藥的醫生,我好像不是不准小孩用藥,我也沒有反精神科我事實上是,我要精神科醫師更像精神科一點。」
不在意被貼標籤反而更努力,要撕掉孩子身上被污名化的標籤,李佳燕選的這條路很不容易,但她堅持著因為曾經有位,並肩作戰的摯友病逝前許下願望。
家庭醫師李佳燕說:「我們不是希望每一個孩子,也都有兒童人權嗎,這不是每個人共同的願望嗎。」
【延伸閱讀】
◆ 孩子好調皮?9%學齡兒過動「僅1%接受治療」 醫籲:家庭、學校、醫療缺一不可
◆ 醫師荒! 台大院長比喻急診專科化後「無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