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中醫治頭痛這樣按最有效!醫師傳授頭皮針與5大舒壓穴位,快速緩解頭痛又助睡眠

常春月刊

更新於 10月28日06:42 • 發布於 11月02日00:41

頭痛在中醫是屬於「首風」、「腦風」、「頭風」的範疇,發生原因主要與體質及外受風寒有關,因為頭部「經脈受阻,不通而痛」,經脈是體內運行氣血的通道,受到阻塞無法通暢而引發頭痛,或是因為「經脈失養,不榮而痛」,當經脈氣血不足或外部損傷,而失去營養供應時,就會導致頭痛的發生。

中醫師莊可鈞表示,在中醫經典古籍《素問.風論》提到:「首風之狀,頭面多汗,惡風,當先風一日則病甚,頭痛不可以出內。」莊可鈞指出,這句話描述了頭痛的常見症狀,以風作為描述,是因為頭痛的病勢快速,而頭痛表現多為頭面多汗、怕風吹,劇烈頭痛到無法忍受,而不可外出。

頭皮針、按摩穴位,有助緩解頭痛

頭皮針也是治療頭痛的有效方法之一。根據研究證實,針灸可促進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及腦內啡分泌,對於治療頭痛有良好療效,且無顯著副作用。

莊可鈞表示,頭皮針是透過採取0.15~0.2毫米的極細毫針,直接在頭皮的穴位針刺,進行超微頭皮針灸頭痛治療,即可暢通瘀阻經脈、活血通絡,有效緩解頭痛,且安全有效又不痛,同時改善失眠、壓力緊繃等不適症狀。常見頭皮針穴位,例如:百會穴、神庭穴、四神聰穴、頭維穴、攢竹穴、風池穴。

莊可鈞也說,臨床上,在某些急性頭痛的情況下,針灸更能達到立竿見影的療效,像是經常性的頭痛,可考慮以埋耳針的方式,於耳朵的穴位上使用耳針或磁珠,讓患者於日常生活中自行按壓,在平日對抗頭痛上也有不錯的效果。除了頭皮針治療外,平時可以自我按摩穴位,幫助舒緩頭痛,提供5個常用穴位:

1.風池穴

風池穴屬足少陽膽經、與陽維脈交會,陽維脈統全身之陽,陽氣衛表,可緩解頭痛與頭暈、舒緩頸部僵硬、減輕眼部疲勞、改善睡眠品質。

位置:位於頭部後枕部的枕骨之下,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按摩方式:先將雙手大拇指各自放到頸部風池穴,其餘四指輕拂頭部,大拇指由輕到重輕按風池穴,約按摩20~30次。

2.太陽穴

太陽穴雖然不屬於十四經脈中的任何一條,但與足少陽膽經和手少陽三焦經有密切的關聯,位置特殊,能有效疏通局部經絡、調和氣血,對於頭痛、感冒、眼壓高、近視,都有良好的緩解效果。

位置:前額兩側,外眼角和眉梢中間、往外延伸的凹陷處。

按摩方式:用拇指或食指指腹,小幅度旋轉畫圈揉動,約按摩20~30次。

3.百會穴

百會穴屬於督脈,而督脈被稱為「陽脈之海」,掌管全身的陽氣,可以調整自律神經、改善頭痛、幫助入睡、改善更年期症狀,並可預防中風。

位置:位於頭頂正中央,從兩耳到頭頂畫一條線,再從兩眉中央往頭頂畫一條線,兩條線的交接點就是百會穴。

按摩方式:用拇指在穴位上,慢慢向下按壓,小幅度旋轉畫圈揉動,約按摩20~30次

4.聽宮穴

聽宮穴屬於手少陽三焦經,三焦經在經絡系統中負責調節體內的水液代謝,並與耳部有密切關係,具有疏風清熱、聰耳開竅、寧神止痛的作用。

位置:位於面部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的後方,張口時呈凹陷處。

按摩方式:雙手半握拳,食指伸直,將食指指腹放在同側聽宮上,適當用力,左右各按揉約1分鐘。

5.印堂穴

印堂穴屬於經外奇穴,有安神定志、醒腦開竅、通鼻明目的作用,主治頭痛、頭暈、鼻塞、鼻炎、高血壓、失眠、神經衰弱等病症。

位置:印堂穴位於人體的面部,兩眉頭連線中點。

按摩方式:用大拇指,其餘四指半握拳,將大拇指放於印堂穴上,揉按50次。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這些姿勢」恐引發偏頭痛!醫示警 有五十肩、肩膀受過傷也可能是致病因
·你也中鏢了嗎?醫曝「這1種頭痛」多從後腦勺開始 止痛藥反而愈吃愈痛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1歲女星0期乳癌「全切」 僅1%機率仍不幸復發

中天電視台
02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中天電視台
03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肺癌早期超安靜!醫點名「2族群」務必檢查 早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

健康醫療網
05

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常春月刊
06

死亡率是流感2倍!RSV大流行「無藥物治療」 醫示警高風險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