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摸著摸著就突然咬人?其實是牠的「應激反應」在作祟!
火報記者 張舜傑/報導
許多飼主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原本在沙發上開心地撫摸著貓咪,下一秒卻突然張嘴咬人,讓人又驚又氣。這種看似「無預警的攻擊行為」,其實是牠的「應激反應」(stress response)在發揮作用。
一、什麼是貓咪的「應激反應」?
貓咪天性敏感,對外界刺激特別敏銳。當牠感受到過度的接觸、環境壓力或情緒緊張時,大腦會釋放壓力荷爾蒙,使身體進入「防禦狀態」。這時,即使是主人的撫摸,也可能被牠誤認為是威脅,進而出現咬人或拍打的行為。
二、貓咪被摸「過量」會感到不適
雖然摸摸能讓貓咪放鬆,但每隻貓對觸摸的耐受度不同。尤其是腹部、尾巴根部或後背這些區域,若撫摸時間太長或手勢太重,牠可能會覺得不舒服。當貓咪開始擺尾、耳朵後貼、瞳孔放大或身體僵硬時,其實就是在發出「我受夠了」的警告。
三、環境壓力與不安全感也是主因
貓咪對氣味、聲音與空間變化極為敏感。若周遭環境出現陌生人、噪音,或近期搬家、添購新家具,牠可能感到焦慮不安。這種潛在壓力會讓貓咪的神經更緊繃,因此在被摸時容易產生過度反應。
四、如何預防貓咪「摸到咬人」?
- 觀察肢體語言:當貓咪耳朵微動、尾巴開始擺動時,代表牠的忍耐度已到臨界點。
- 控制互動時間:一次撫摸別超過30秒到1分鐘,並以牠主動靠近為準。
- 避免敏感部位:多撫摸頭部與下巴,這些區域較能讓貓感到放鬆。
- 營造安全環境:保持固定作息與熟悉氣味,有助降低整體壓力。
五、若貓咪頻繁出現咬人行為
若貓咪經常出現攻擊反應,甚至連日常互動都變得緊張,建議帶牠到動物醫院檢查,排除身體疼痛或荷爾蒙異常的問題。同時,也可諮詢動物行為師,釐清壓力來源並進行行為調整。
「貓咪咬人」其實是一種情緒的表達。理解牠的壓力訊號,尊重牠的界線,才能讓人與貓之間的關係更穩定、親密。畢竟,信任不是靠強迫建立的,而是透過耐心與理解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