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餵母乳才是好媽媽?醫師分享孕婦確診乳癌,手術順利卻爆哭,自責無法餵母乳,令人心疼

媽媽寶寶

更新於 8小時前 • 發布於 8小時前

婦產科醫師蘇怡寧在粉專發文,強調雖然母乳哺育值得鼓勵,但絕非唯一正確的選擇。他特別質疑「我可以你也一定可以」的說法,因為這樣的標語往往在無形中,成為壓在媽媽身上的重擔。社會氛圍不斷強調「好媽媽就該母乳」,讓許多女性在身心俱疲時,仍感到愧疚與自責。

餵母乳

餵母乳才是好媽媽?病房裡的眼淚:乳癌媽媽的自責

蘇醫師回憶,十多年前曾有位媽媽在懷孕20週時確診乳癌。醫療團隊與她討論後,決定讓孕期延長到34週才生產,隨後立即手術。過程雖然順利,但當蘇醫師探視病房時,卻發現這位媽媽因無法哺乳而淚流滿面,不停說「我對不起我的寶寶」。

餵母乳才是好媽媽?醫師的提醒:鼓勵不等於強迫

面對這樣的情況,蘇醫師感到震驚,並安慰她:「你從來沒有對不起任何人,你的孩子,是你拼了命換來的。」他坦言,自己會鼓勵母乳哺育,但「鼓勵不等於強迫」。無論是言語或行為上的壓力,都可能深深傷害媽媽的心,「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她正在經歷什麼」。

科學數據:配方奶不是罪惡

社會往往將「餵母乳」與「好媽媽」畫上等號,但事實上,配方奶在營養設計上也有嚴格把關。食藥署指出,目前經查驗登記的嬰兒與較大嬰兒配方食品共有128項,每100毫升乳糖含量約5.5至7.7克,與母乳的6.7至7.8克相差不大。母乳確實仍是首選,但若無法哺餵,諮詢專業人員選擇合適的配方奶,依然是安全的方式。

延伸閱讀:母乳與配方奶的糖份真相:乳糖才是寶寶最佳的能量來源

打破迷思:母愛不該被餵母乳綁架

從醫師的臨床經驗與科學數據都可看出,母乳雖好,卻不該成為檢驗媽媽的唯一標準。當社會不斷將「母乳等於愛」的訊息加諸女性,反而讓媽媽陷入不必要的壓力與愧疚。真正的母愛,不在於餵養方式,而在於媽媽為孩子付出的心與生命力。

餵母乳

餵母乳被過度神聖化,母職焦慮的心理學觀點

心理學研究指出,母親角色往往被社會建構成「必須無條件犧牲與完美奉獻」。在這種期待下,母乳哺育被過度神聖化,彷彿成為母愛的象徵。

許多媽媽若無法達成,就會出現自我否定與焦慮,甚至陷入「母職焦慮」(maternal guilt)。這是一種由外界規範內化而成的壓力,讓女性誤以為自己的價值必須靠「母乳成功」來證明。

若社會能承認多元的養育方式,媽媽才有機會擺脫「只有母乳才是愛」的單一思維,獲得真正的心理自由。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母愛升級】新手家長最想知道的母乳哺育秘訣!五招教妳親餵不卡關

配方奶怎麼換?3個換奶技巧一歲順利換配方奶,一歲水解配方這樣選!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24歲女演員片場吐血!送醫確診「胃癌之王」 醫示警:好發年輕人

TVBS
02

醫起看/孕婦不聽勸!日飲2杯這飲品 險釀一屍兩命

EBC 東森新聞
03

打哈欠不只是想睡覺!醫曝身體發警訊 小心是「4大疾病」信號

CTWANT
04

睡不好竟是「第二大腦」作怪 醫曝4方法改善

CTWANT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健康指南:早睡才是真女王

揭示規律作息對健康的關鍵影響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