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lin蔡依林9點半就睡!營養師揭「早睡減脂法」關鍵 瘦得快又不復胖
你可能以為減肥只靠節食或運動,但其實「睡得早」,才是許多人忽略的關鍵!Jolin蔡依林曾公開自己的生活作息:「每天9點半上床睡覺」,並長期維持穩定的體態、好氣色與旺盛精力。身材不是天生瘦,而是靠高度規律的作息養成的!
睡太晚真的會變胖? 研究全面告訴你:從激素到作息,通通有關
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分享,自己常發現:作息越晚的個案,越難瘦下來。尤其熬夜後常常會出現暴食、浮腫與情緒性進食,這些都跟「晚睡造成的激素紊亂」脫不了關係。想減重卻總卡關?別只怪飲食或運動,忽略「睡得晚」這件事,可能才是讓你一直瘦不下來的關鍵。
《Nutrients》2022年的研究指出,睡眠剝奪會讓中樞神經的食慾控制出現失衡,飢餓素(ghrelin)升高、瘦體素(leptin)下降,讓人特別想吃高糖高脂的食物,形成吃不飽、瘦不下的惡性循環。
《J Diabetes》2025年針對2型糖尿病族群的評論也指出,睡眠時間延後與睡眠品質差,會顯著提升BMI與代謝症候群風險。換句話說,不正常的作息會讓身體脂肪分布異常、代謝下降,更容易變胖。
更讓人驚訝的是,《Appetite》2024年針對西班牙兒童的大型研究發現,只要超過晚上10點睡覺、且睡前滑手機超過30分鐘,無論幼兒或學齡兒童,其肥胖風險提高2-3倍,並伴隨地中海飲食依從性下降、睡眠品質降低等多重健康問題。
成人也逃不了這個規律。《Sleep Health》2025年的研究從青春期追蹤到成年,發現「社交時差」——例如平日上班早起,假日熬夜晚睡晚起——會造成脂肪堆積增加、新陳代謝效率降低,對長期體態維持與減重造成阻力。
這些研究共同指出,無論你是小孩、大人、健康人還是糖尿病高風險族群,「晚睡」都會打亂荷爾蒙、影響飲食選擇與代謝力,是減重失敗背後經常被忽略的元兇。
減脂不是少吃 是要吃對時間、吃對食物
想要早睡,晚餐就不能太晚、更不能亂吃!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建議,「高色胺酸放鬆晚餐+助眠點心組合」在實務中能大幅減少夜間飢餓感與入睡困難:
▲晚餐建議
.嫩煎雞胸肉
.杏鮑菇炒菠菜
.紫米飯半碗
色胺酸、B群與鎂同時補足,幫助大腦生成血清素、放鬆心情,穩定血糖又提升入睡速度。
▲睡前小點
.香蕉豆漿布丁+亞麻仁粉1匙
.或選擇甜櫻桃汁1杯
豐富的天然褪黑激素與GABA前驅物,有助進入深層睡眠階段,啟動脂肪燃燒與瘦體素分泌。
早睡加乘 三大關鍵讓你自動瘦
早睡為什麼能減脂?不只是休息而已,背後有完整的生理科學支撐:
1、補充色胺酸可促進血清素與褪黑激素生成,降低焦慮與情緒性進食,是穩定夜間食慾的第一步
2、褪黑激素在深夜與胰島素協同運作,幫助夜間血糖穩定,避免將多餘熱量轉化為脂肪
3、睡得夠深夠久,瘦體素才能規律釋放,維持隔天的基礎代謝率與脂肪燃燒速率
《Sci Rep》2025年的隨機對照實驗顯示,早上運動搭配早睡者,在第4週起就有明顯體脂下降,且褪黑激素節律同步、睡眠潛伏期縮短,減脂效果最佳。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增肌減脂卻變胖?營養師曝:你可能「這個」吃太少 別只狂補蛋白
·吃很少、每天只吃一餐卻沒瘦?醫揭「背後危機」 這樣做避免代謝停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