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自己好而強迫對方?小心「For me思考」害你失敗:1招修正心態
「For me思考」指的是為了自己好而讓對方行動的思考模式,如果沒有將這種思考連根拔起,那麼無法獲得正牌的影響力。日本保誠人壽保險業務員金沢景敏於《超影響說服力》一書中,公開他從業績幾乎掛蛋,到學會活用的「超影響說服力」,只要學會如何發揮現有的力量,克服利己思維,人人都能成為影響力的王者。以下為原書摘文:
For me思考是什麼?
「For me思考」會造成不信任感、反駁心態、反感,該怎麼做才能發揮「正牌的影響力」呢?而又要怎麼做,才能讓影響力增幅呢?但是在此之前,有個大前提必須先告訴大家。如果不具備這點,那麼不管耍了什麼高明的技巧,也絕對無法發揮正牌的影響力。這件事情就是有這麼重要。這個前提究竟是什麼呢?那就是要先克服「For me」的思考模式。
所謂的「For me思考」,指的是「為了自己好而讓對方行動」的思考模式,如果沒有將這種思考連根拔起,那麼絕對無法獲得正牌的影響力。
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就像是在面對過去的我,這種為了達成自己的業績而想要強迫對方簽約的業務員時,不可能會有客戶對我抱持著好感或者信任感。對於這種只會做出自私要求的人,大家的心中都只會有不信任感、反駁心態、反感這些感覺而已。
也就是說,那根本就只是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而想將對方當成工具來利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會因此而感到高興。就算暫時能使對方做出行動,這種成功也絕對不會長久,最後還是會招致痛徹心扉的報應。晚輩撤回契約的恐怖經驗讓我銘記在心。
從那一刻開始,我便決定不要再以賣保險這件事情為目的。更重要的是和每一位客戶好好建立信任關係,成為一個能讓自己本身的正面影響力波及對方的存在。我打算以這樣的方式來克服「For me思考」。
不要一開口就推銷保險,先好好聆聽客戶有著什麼樣的煩惱與不安,然後為了解決他的煩惱而好好向他提出「包含保險在內的金融相關資訊」。要不要加入保險,到頭來都應該是由客戶自己決定。只要能夠徹底維持這樣的態度,就能成為客戶信任的對象。作為一個業務員,我認為這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潛意識所想之事很干擾
自此之後我真的非常努力。若想成為一名成功的業務員,最重要的就是增加接觸客戶的母數。有著這樣想法的我,在剛成為業務員時,便給自己安排了相當嚴苛的行程。
客戶願意見面的時間通常都是早上9點到晚上9點左右,這段時間我將精力全部耗費在外出跑業務上;至於業務處理或者製作提案表等份內的文書工作,我會在晚上10點左右回到公司並做到三更半夜。
然而,這樣很快就會把自己逼到極限。都工作到了半夜,如果還想回到家中的話,睡眠時間自然只會更少。我的大女兒年紀還小,正是最可愛的時候,加上妻子又懷著身孕,我其實很想每天飛奔回家,就算只能看看她們的睡臉也好。但若是每天這樣來回,我自己也會撐不住。所以我和妻子商量後,決定只有週末回家,平常就在公司打地鋪過夜。
而且為了盡可能地多與幾位客戶見面,我整天都在外面跑來跑去。和客戶見面時,我當然也會告訴自己不可以一心只想著要賣保險。然而這絕非易事。就算心裡想著不可以去想賣保險的事,潛意識肯定還是會透露出「賣吧!賣吧!」的想法。人類實在是無可救藥的自私存在。
以前我曾聽過某人談論有趣的表現手法。「有啤酒肚的男人,雖然在大家面前會縮起肚腩,但周遭的人所注意到的,其實只有他在鬆懈時所露出的小腹。」
正是如此。會傳達給對方的並不是我努力想要思考的,而是我在「潛意識」中所想的事情。這時我才被迫了解潛意識究竟有多麼可怕。
慢慢修正「自己的根基」
所以在面對客戶的時候,其實也是在面對自己。我的內心其實是希望傾聽客戶的話語,對於客戶的煩惱與不安抱持同感,然後「站在客戶的立場」來思考事情。然而卻無法得到客戶的信任,根本完全無法發揮影響力⋯⋯。
為什麼會這樣?經過一番自問自答,還是只能承認我的心底有著「要賣保險」、「要讓自己獲利」等等這類的「For me思考」。每當在和客戶談話時,我便會反覆這樣自問自答,隨之修正自己的舉手投足,慢慢修正自己的根基。
雖然我的努力並不是很成功,數不清究竟遭到多少客戶的回絕。但在我的自問自答之下,內心還是有在慢慢地脫離「For me思考」。從某個時期起,眼前的客戶逐漸開始主動給予一些善意的回應。
以前我總是據理力爭、試圖透過道理說服對方,結果反而傷害了和朋友之間的關係;而現在完全不同,我可以在相當自然的對話當中,不知不覺就聽到對方說出「我明白了,那我要加入你所介紹的保險」,或者我想介紹個人給你之類的話。在我看來,這樣的轉變實在是相當地戲劇化。
當然,在這段期間裡,我也有用我自己的方式,試圖磨練出能讓對方的潛意識奏效的技術。不過我想,這並非是讓我有所改變的根本原因。
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當我自己在接受別人推銷的時候,就算是溝通技巧相當高明的業務員,我也還是會直覺想著不能相信他。也就是說,光是使些小手段,是無法騙過對方的。必須要讓自己的潛意識完全脫離「For me思考」,銷售技巧才會像是擁有生命般活靈活現。
這並不單純只適用於業務行銷方面。舉例來說,想要讓部下的行為有所改變時也是一樣。無論上司給出多麼明確的計畫,如果潛意識中「為了讓自己出人頭地,所以得讓部下按部就班行動」,或者「為了讓自己獲得好評,所以要好好利用部下」這類「For me思考」過於強烈,那麼部下也會非常敏銳地察覺到這些想法。
與此同時,部下也會對於上司的指教直覺地產生異常感,理所當然也會試著反駁或是抵抗。想要促使部下行動,第一要點就是克服自己心中的「For me思考」。
不過如果提倡完全捨棄「For me思考」,那就只是在說謊而已。無論如何,人類都是個自私的生物。我不認為有人可以完全捨棄「For me思考」。更何況對方一定會看穿「謊言」,當然也不可能相信「說謊者」。
因此,不用把捨棄「For me思考」這件事情想得太過嚴肅,有「For me思考」也沒關係。最重要的是不能單純只有「For me思考」,同時也要認真地為對方、團隊、組織、社會著想才行。在「為了自己」的同時,認真追求對於周遭來說也能加分的事情,如此一來,就能逐步克服「For me思考」。
(本文摘自/超影響說服力:99%的人會被打動都是因為感情!日本王牌業務員教你運用28大心法動搖人心,職場和人際都成功/墨刻出版)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