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開學季注意「1病毒」高傳染力,醫生示警:「這類人」無疫苗可防

造咖

更新於 1小時前 • 發布於 1小時前

最近腸病毒疫情升溫,家有小小孩的爸媽們恐怕都繃緊神經。婦產科名醫蘇怡寧就特別提醒,即便台灣已經有腸病毒71型(EV71)疫苗,但對於伊科病毒、柯薩奇病毒等其他常見型別仍然無效,「這類人」更因年齡限制完全無法依靠疫苗保護。他語重心長地說:「這種高傳染力的病毒,真的沒有捷徑,最有效的防護還是勤洗手、環境清潔與隔離。」

「1類人」無疫苗可防

圖片來源:pexels

這段提醒來自蘇怡寧在臉書粉專《蘇怡寧醫師愛碎念》的分享。日前有一位即將臨盆的媽媽私訊詢問,她擔心家裡的大寶若在校園感染腸病毒,是否能靠疫苗守護即將出生的小寶?對此,蘇怡寧解釋,目前台灣僅有針對EV71的疫苗,且需滿兩個月大以上才能接種,換句話說,剛出生的寶寶完全無法依賴疫苗,只能靠家人的日常防疫習慣守護安全。

談到病毒特性,蘇怡寧進一步說明,伊科病毒屬於Enterovirus B群,是腸病毒的一種,傳染途徑多樣,包括:飛沫、接觸及糞口傳染。簡單來說,從病人的口鼻分泌物、玩具、門把到食物水源,都可能成為病毒「搭便車」的工具。潛伏期大約三到七天,輕症看起來像感冒,會出現發燒、流鼻水、喉嚨痛、腹瀉或皮疹,但嚴重時甚至可能引發腦炎、心肌炎或敗血症,對新生兒而言更是高度風險。

圖片來源:pexels

也因為傳染力驚人,加上校園、托嬰中心這類群聚環境,疫情往往容易快速擴散。蘇怡寧特別提醒,如果家中有人出現發燒、咳嗽或腹瀉等疑似症狀,務必要與新生兒保持距離,並落實隔離措施,避免讓病毒有機可乘。他強調,父母千萬別心存僥倖,「因為對新生兒來說,一次感染可能就是一場硬仗」。

最後,他再三重申,腸病毒沒有任何速成解方,最簡單卻最有效的方法仍是「勤洗手、環境清潔、避免不必要接觸」。雖然聽起來像老生常談,但正是這些細節,決定了寶寶能否安全度過疫情季。

延伸閱讀:

懶得去健身房?最新研究「1運動」每天15分鐘,效果不輸重訓慢跑

查看原始文章
轉發 (0)
Loading...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月經來吃「這5種食物」恐害經痛加劇!專家示警 乳製品上榜

常春月刊
02

照顧病母過勞叫葬儀社送走被說沒擔當 兒:我顧到老婆跑掉沒存款,你跟我說擔當?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3

工人「身首異處」幾乎宣告死刑!上海醫完成全球罕見手術 創醫學奇蹟

CTWANT
04

醫起看/她水煮沸直接喝 從沒用濾水器...掀一票人共鳴

EBC 東森新聞
05

年輕工程師不菸、沒家族史!「1症狀」揪出肺結節 醫驚:不寒而慄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最新消息

吃錯東西也會得肺癌!中研院最新研究結果曝光:這類病人復發風險高勿輕忽

康健雜誌

吃水果會得糖尿病?錯!營養師破解迷思:照「2高1低」原則吃,罹病風險降40%

康健雜誌

36歲成醫院一級主管,卻用健康換成功?奇美醫院院長的高壓人生體悟:醫療不能只靠藥

康健雜誌

「他明明很聰明,卻總是不專心?」破解高敏感孩子專注力背後的情緒密碼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接吻病」全球感染率逾9成!醫:免疫力下降易復發

中天電視台

晨勃消失≠陽痿!醫揭「2大關鍵」是警訊:快找專業協助

TVBS

胎動:孕期安全的關鍵訊號,規律比次數更重要

媽媽寶寶

吃對水果可預防糖尿病!研究:每日攝200克風險降4成

中天電視台

疾管署示警:孕產婦與新生兒須防範腸病毒11型 出現異常症狀應速就醫

常春月刊

「全球首創」斷頭竟能接回! 上海醫「衛星鋼板」救回患者

中天電視台

他大便顏色變「灰白色」竟長2公分腫瘤 醫一看嘆:轉移了

三立新聞網

糞便顏色藏暗號! 40歲男「大便灰白色」竟是壺腹瘤

中天電視台

防代謝症候群防先降三高!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42萬人受惠,遠離慢性病威脅

華人健康網

上班族腰痛到送急診 醫查「輸尿管結石」1年後竟又復發

TVBS

孩子是寶?台灣幼兒死亡率高日韓1倍 3歲童等不到病床離世

中天電視台

吃魚小心暗藏重金屬、寄生蟲風險 營養師:「3部位」要謹慎食用

健康醫療網

背痛竟是骨質疏鬆在掏空骨骼!微創骨水泥手術治療頑固性背痛新選擇

華人健康網

心臟罷工2.85秒!他突暈厥 醫揪「病竇症候群」惹禍

中天電視台

Jolin蔡依林9點半就睡!營養師揭「早睡減脂法」關鍵 瘦得快又不復胖

常春月刊

常覺得累、頭暈?男子確診急性血癌 中西醫合攻穩定抗癌

健康醫療網

他背痛、身高縮水3公分!醫揪「1問題」找上門:死亡率3成

三立新聞網

年輕工程師「堅持做肺癌篩檢」 醫驚:竟有毛玻璃結節

中天電視台

晨勃消失別怕!真男人只看「硬度」 壯陽神藥就在你身邊

中天電視台

不菸工程師「無家族病史」狂咳竟是肺有結節 醫示警:年輕人罹肺癌不罕見

CTWANT

贅生皮多為良性增生 醫:出現紅腫、疼痛等症狀需就醫

NOW健康

亞東醫院突破萬例開心手術 打造全方位心臟守護平台

健康醫療網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治療關鍵! MRD陽轉陰成癌友「存活指標」 醫:復發死亡風險差7成

潮健康

為了自己好而強迫對方?小心「For me思考」害你失敗:1招修正心態

優活健康網

不敢踏出舒適圈?Google創意博士教你「毫無保留的開放」活出成功人生

優活健康網

膳食纖維比蘋果、水梨高!便祕吃「棗子」清腸道:還能降血壓、膽固醇

優活健康網

可可抗發炎、防失智!專家提醒:與香蕉食用間隔2小時

中天電視台

年輕工程師「1症狀」 醫查驚「肺部有異狀」:不寒而慄

三立新聞網

竟有「超級老人」!80歲腦齡卻像50歲,祕密可能不在生活習慣!

造咖

吃蛋可補「膽鹼」抗發炎 醫:孕婦、停經女性要足量攝取

ETtoday新聞雲

ESG無痕胃拉提是什麼?為何成為新一代減重利器?專業醫師一次說明

健康醫療網

NG早餐猶如吃下脂肪 8食物能吃飽!還製造快樂荷爾蒙

中天電視台

這疾病雖無法逆轉 多專科治療可延緩病程、改善生活

常春月刊

上腹痛「大便變1色」!4旬男急看診 醫見2cm腫瘤:罹癌了

TVBS

血脂高別怕!醫師教你降膽固醇秘訣:吃這「3種好油」守護心臟

常春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