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勃消失別怕!真男人只看「硬度」 壯陽神藥就在你身邊
許多男性擔心晨勃消失代表功能異常,但這其實是一個常見誤解。醫師強調,真正需要關注的是勃起硬度的問題,而非晨勃現象的有無。
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醫師解釋,晨勃只是夜間3到5次勃起中的最後一次,因此是否察覺到晨勃多半取決於時間點。研究指出,夜間勃起與快速動眼期(REM)睡眠同步,總時長約90至120分鐘,且與睪固酮濃度息息相關。
針對30歲以上男性的困擾,黃軒醫師指出,睪固酮在20歲達到高峰後,30歲開始每年會下降約1%。壓力、熬夜、肥胖、抽菸及飲酒等不良習慣,都可能加速性功能下滑。不過,透過規律運動和健康飲食可以改善勃起功能與性生活品質。
醫學調查顯示,30至39歲男性約有8%出現勃起功能障礙(ED),到了40至49歲則上升至22%。黃軒醫師提醒,偶爾出現勃起不夠硬的情況,多半是因為疲勞、壓力或飲酒所致,但若長期無法勃起、勃起不夠硬或無法維持,就需要留意是否有ED問題。
睡眠品質對於晨勃有重要影響。黃軒醫師表示,熬夜、失眠或睡眠呼吸中止都會導致晨勃次數與硬度下降。研究發現,睡眠呼吸中止會破壞REM睡眠結構,增加勃起功能障礙的風險。
黃軒醫師最後強調,真正的「壯陽神藥」不是網路黑市的藥物,而是規律運動、優質睡眠、情緒穩定和健康飲食等良好生活習慣。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最新消息
吃錯東西也會得肺癌!中研院最新研究結果曝光:這類病人復發風險高勿輕忽
康健雜誌
吃水果會得糖尿病?錯!營養師破解迷思:照「2高1低」原則吃,罹病風險降40%
康健雜誌
36歲成醫院一級主管,卻用健康換成功?奇美醫院院長的高壓人生體悟:醫療不能只靠藥
康健雜誌
「他明明很聰明,卻總是不專心?」破解高敏感孩子專注力背後的情緒密碼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接吻病」全球感染率逾9成!醫:免疫力下降易復發
中天電視台
晨勃消失≠陽痿!醫揭「2大關鍵」是警訊:快找專業協助
TVBS
胎動:孕期安全的關鍵訊號,規律比次數更重要
媽媽寶寶
吃對水果可預防糖尿病!研究:每日攝200克風險降4成
中天電視台
疾管署示警:孕產婦與新生兒須防範腸病毒11型 出現異常症狀應速就醫
常春月刊
「全球首創」斷頭竟能接回! 上海醫「衛星鋼板」救回患者
中天電視台
他大便顏色變「灰白色」竟長2公分腫瘤 醫一看嘆:轉移了
三立新聞網
糞便顏色藏暗號! 40歲男「大便灰白色」竟是壺腹瘤
中天電視台
開學季注意「1病毒」高傳染力,醫生示警:「這類人」無疫苗可防
造咖
防代謝症候群防先降三高!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42萬人受惠,遠離慢性病威脅
華人健康網
上班族腰痛到送急診 醫查「輸尿管結石」1年後竟又復發
TVBS
孩子是寶?台灣幼兒死亡率高日韓1倍 3歲童等不到病床離世
中天電視台
吃魚小心暗藏重金屬、寄生蟲風險 營養師:「3部位」要謹慎食用
健康醫療網
背痛竟是骨質疏鬆在掏空骨骼!微創骨水泥手術治療頑固性背痛新選擇
華人健康網
心臟罷工2.85秒!他突暈厥 醫揪「病竇症候群」惹禍
中天電視台
Jolin蔡依林9點半就睡!營養師揭「早睡減脂法」關鍵 瘦得快又不復胖
常春月刊
常覺得累、頭暈?男子確診急性血癌 中西醫合攻穩定抗癌
健康醫療網
他背痛、身高縮水3公分!醫揪「1問題」找上門:死亡率3成
三立新聞網
年輕工程師「堅持做肺癌篩檢」 醫驚:竟有毛玻璃結節
中天電視台
不菸工程師「無家族病史」狂咳竟是肺有結節 醫示警:年輕人罹肺癌不罕見
CTWANT
贅生皮多為良性增生 醫:出現紅腫、疼痛等症狀需就醫
NOW健康
亞東醫院突破萬例開心手術 打造全方位心臟守護平台
健康醫療網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治療關鍵! MRD陽轉陰成癌友「存活指標」 醫:復發死亡風險差7成
潮健康
為了自己好而強迫對方?小心「For me思考」害你失敗:1招修正心態
優活健康網
不敢踏出舒適圈?Google創意博士教你「毫無保留的開放」活出成功人生
優活健康網
膳食纖維比蘋果、水梨高!便祕吃「棗子」清腸道:還能降血壓、膽固醇
優活健康網
可可抗發炎、防失智!專家提醒:與香蕉食用間隔2小時
中天電視台
年輕工程師「1症狀」 醫查驚「肺部有異狀」:不寒而慄
三立新聞網
竟有「超級老人」!80歲腦齡卻像50歲,祕密可能不在生活習慣!
造咖
吃蛋可補「膽鹼」抗發炎 醫:孕婦、停經女性要足量攝取
ETtoday新聞雲
ESG無痕胃拉提是什麼?為何成為新一代減重利器?專業醫師一次說明
健康醫療網
NG早餐猶如吃下脂肪 8食物能吃飽!還製造快樂荷爾蒙
中天電視台
這疾病雖無法逆轉 多專科治療可延緩病程、改善生活
常春月刊
上腹痛「大便變1色」!4旬男急看診 醫見2cm腫瘤:罹癌了
TVBS
血脂高別怕!醫師教你降膽固醇秘訣:吃這「3種好油」守護心臟
常春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