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推動自助安樂死「Sarco膠囊座艙」遭控謀殺!疑精神崩潰也安樂死
罹患胰臟癌的知名主播傅達仁,昔日選擇在瑞士以「安樂死」方式走完人生終點引發轟動熱議,不論當時或現在,瑞士允許協助外國人死亡 (允許「協助自殺」而非主動安樂死)的做法,一直成為爭議話題。尤其2024年協助進行死亡的瑞士團體「最後的避難所(The Last Resort)」打造出「自助式安樂死」Sarco膠囊座艙,卻在首次啟用時陷入「謀殺」疑雲,團體創始人更為此疑似精神崩潰,最終也走向安樂死的結局,同樣造成社會輿論。
什麼是自助式「Sarco膠囊座艙」?
瑞士禁止主動安樂死(active euthanasia),但協助死亡(assisted dying)數十年來卻合法進行,但前提為須在「沒有外力介入下」自我了結,而且協助者不能出於任何自私動機幫助他人結束生命。「最後的避難所」創始人魏勒特(Florian Willet)於2024年9月因為在瑞士涉及以未經核准的協助死亡裝置自助式安樂死「Sarco膠囊座艙」,導致罹患重病的64歲美國婦人死亡,因而遭到拘提。
根據《法新社》報導,外型如太空艙的Sarco膠囊座艙,使用方式為在使用者入坐按下按鍵後,艙內即刻注入「氮氣」進而降低氧氣濃度,讓使用者缺氧而亡。
「Sarco膠囊座艙」號稱可以讓使用者「無痛窒息死亡」的方式,引發反對人士擔心設備未經測試,現代化設計過度「美化自殺」,尤其還是在「未經醫療監督」的狀態下操作,成為令人擔憂的因素之一。
推動自助式安樂死「Sarco膠囊座艙」卻遭控謀殺,「最後的避難所」創始人魏勒特疑精神崩潰也安樂死。圖片來源:exitinternational.net、thelastresort.ch
推動自助式安樂死「Sarco膠囊座艙」卻遭控謀殺,「最後的避難所」創始人魏勒特疑精神崩潰也安樂死。圖片來源:thelastresort.ch
推動安樂死卻遭控謀殺?
美國婦人死亡事件曝光後,魏勒特受到瑞士警方調查,他形容這名婦人臨終時刻「平靜、迅速且有尊嚴」,但由於當時只有他一人見證對方離世過程,檢方指控「Sarco膠囊座艙」沒有發揮作用,聲稱婦人脖子上有勒痕,懷疑魏勒特有謀殺的舉動。
「最後的避難所」對此駁斥表示,婦人勒痕是因為罹患「顱底骨髓炎」導致,且指出「多年來一直因嚴重的免疫缺陷相關問題而受苦」,雖然最終調查結果從「他殺」嫌疑改列「協助自殺」,但該團隊推出的Sarco膠囊座艙仍被瑞士認定不符安全規範,氮氣使用也不符法規,因此不得進入流通市場,魏勒特更為此被關了70天。
「最後的避難所」成員透露,魏勒特獲釋後,曾「兩次進入精神病院」,近日「最後的避難所」更透過官網發布魏勒特的訃聞,提及他於2025年5月5日於德國接受「協助自殺」離世,享年47歲。弔詭的是,內容中還提到魏勒特「已經變了一個人。他溫暖的笑容和自信都消失了」。
推動自助式安樂死「Sarco膠囊座艙」卻遭控謀殺,「最後的避難所」創始人魏勒特疑精神崩潰也安樂死。圖片來源:thelastresort.ch
魏勒特「死因不單純」?
發明「Sarco膠囊座艙」的澳洲醫師尼奇克(Philip Nitschke),不僅撰寫刊登於「最後的避難所」網站上的魏勒特訃聞,也透過BBC證實魏勒特在德國接受「協助自殺」身亡的死訊,且表示魏勒特因拘留產生心理創傷:「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個月裡,魏勒特承受了比任何人都多的負擔」,至於「最後的避難所」則直言,這場逮捕讓魏勒特感到「崩潰」!
同樣奇怪的是,尼奇克一直和魏勒特定期聯絡,他原先計劃5月份與對方見面,當時魏勒特表示計劃先去德國「休息放鬆」,沒想到沒多久被通報失踪,於5月5日在德國傳出死訊。瑞士檢察官後來除了慰問魏勒特家人,也表示停止對魏勒特的起訴,且對使用「Sarco膠囊座艙」的美國婦人死亡事件持續調查。
發明「Sarco膠囊座艙」的澳洲醫師尼奇克(Philip Nitschke)撰寫刊登於「最後的避難所」網站上的魏勒特訃聞。圖片來源:exitinternational.net
儘管「Sarco膠囊座艙」讓世人看到安樂死進步的技術,但操作過程以及法律道德規範仍引發諸多爭議,反對人士也擔心這樣的技術會讓生命變得廉價,如何在「個人選擇權」與「生命尊嚴」取得平衡點,仍是「安樂死」令人關切的討論焦點之一。
新聞來源:
Euthanasia activist arrested over 'suicide pod' dies(BBC)
Euthanasia Advocate Who Assisted in Woman’s Suicide Dies in Germany(The New York Times)
「最後的避難所」(The Last Resort)網站訃聞
延伸閱讀:
人氣網紅一隻阿圓揭抗癌歷程「切除1器官」罕吐心聲:我還是我
曾在頂樓傳訊給滴妹!阿滴再談對抗憂鬱症,勉勵受困的人:它會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