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委指中壢事件確有作票 促行政院詳盡調查
(中央社記者賴于榛台北29日電)民國66年中壢事件是戒嚴時期首次發生疑似因選舉舞弊導致的群眾事件,監察委員范巽綠、林郁容今天透過新聞稿指出,經調查發現,該次選舉確有作票,且台灣警備總司令部等記載內容多處與事實不符等,請行政院督促所屬研議檢討全面且系統性的正式調查。
中壢事件距今48年,根據台灣省諮議會資料,民國66年,時任台灣省議員的許信良想參選桃園縣長,在無法取得國民黨提名下自行參選,遭開除黨籍。當年11月19日投開票時,桃園縣中壢市的第213號投開票所傳出作票舞弊事件,引發許信良支持者,1萬多名憤怒群眾包圍中壢警察分局,搗毀警車、焚燒警局,是為中壢事件;而最終,許信良共獲22萬票,遙遙領先對手9萬票,成功當選。
范巽綠、林郁容表示,中壢事件影響台灣民主發展甚鉅,為瞭解中壢事件始末,兩人經1年多的調查後發現,該次選舉確有作票,且台灣警備總司令部等相關檔案記載內容多處與事實不符,以及19歲青年江文國因「頭部貫穿傷」致死而未被揭露。
監察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近日已審查通過2人調查報告,范巽綠、林郁容今天透過新聞稿指出,中壢事件欠缺相關史料,真相難以釐清,除查閱國史館「中壢事件相關人物訪談錄」專書,調查過程也至國發會檔案管理局調取相關檔案72卷、共8050頁資料,並函請21個機關說明及檢送相關卷證資料,也諮詢相關學者、訪談受難者家屬及事件發生當時相關人員。
監委指出,經訪談許信良等人,發現警備總部等相關檔案記載內容,與實際情形顯有未符,包含國家安全局及警備總部誣指許信良準備汽油、要求關閉變電所、擬擴大變亂,及許信良胞弟指揮暴徒掀車等,皆為當事人否認,顯然政府預為未來抓人製造理由、羅織罪名、入人於罪,而此等侵害當事人人權的作法,應清楚詳細更正於檔案附註。
中壢事件當天,也發生由苗栗赴桃園工廠工作的19歲青年江文國死亡事件。監委說,江文國當天晚間因「頭部貫穿傷」昏迷5日後死亡,遺體迅速火化,死因無人追究,但是當天中壢分局前能擁槍者,軍警情特等潛伏人員可能性甚大,這侵害民眾生命的事實行為,實為威權統治時期違反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的不法行為,政府至今未還江文國公道,顯有未當。
監委指出,中壢事件至今缺乏官方全面且系統性的正式調查,行政院應督促相關主管機關妥予研議,對於中壢事件完成詳細的調查研究,並透過不義遺址空間保存、歷史記憶重建與再利用的規劃,轉化成為全體民眾集體記憶及法治教育場所,並將中壢事件中國家不法侵害行為納入平復與賠償的範圍,協助受害者家屬依相關規定尋求侵害的賠償。(編輯:林興盟)11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