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放款沒額度?金管會找8公股行庫溝通並嚴禁搭售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1日電)金管會今天邀8大公股行庫聚焦房貸2大議題,包括房貸額度以及是否搭售房貸壽險。金管會說明,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上限為30%,銀行不能因設定自主控管目標像是28.5%,就說沒放款額度,業者也可透過存放款來做調節,並嚴禁踩搭售紅線。
俗稱「銀行不動產放款天條」的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商業銀行辦理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總額,不得超過放款時所收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的3成,避免授信風險過度集中。
金管會統計顯示,36家本國銀行7月不動產放款比率平均為26.04%,較6月26.31%微降,但市場上卻存在沒有放款額度等說法,金管會今天上午邀8大公股討論房貸議題釐清實務狀況。
金管會官員受訪說明,會議主要關注2大議題,第1是房貸額度;第2,是否有房貸綁房貸壽險問題。至於央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則屬央行職權,不便多回應。
房貸額度部分,官員說明,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上限是30%,但銀行可能會設定自主控管目標如28.5%,也有跟業者表達對各自風險控管沒意見,但銀行不能因此就說沒額度,以法規來看,還有放款額度,自我管控不應成為限縮額度的理由,也要跟分行端溝通,不能因此成為拒貸理由。
至於有媒體報導有銀行以房貸壽險等產品作為搭售條件一事,金管會指出,房貸壽險本身是提供客戶保障的產品,萬一發生狀況也是提供還款的一種方式,但問題在於銀行的銷售時間點,如果銀行在簽約時推出產品,借戶多少有壓力,擔心是否不買產品就沒辦法辦理房貸,或者是在分戶貸款時,在說明會上提出相關產品,銀行在過程中有檢討空間。
金管會官員說,會中也提醒業者嚴禁踩搭售紅線,須注意行銷產品時間點,避免引起民眾誤解。
至於公股業者提到背負較多政策性放款,包括新青安等,導致分子金額較高等,金管會說明,公股銀確實有背負政策性放款,但法規規定3成,若分子不能調整,也可透過分行吸收存款來加大分母,目前市場資金動能充足,銀行可以透過存放來做調節。
業者會中是否提出鬆綁法規意見,金管會說明,會議主要是交換意見,未提出鬆綁法規意見。(編輯:潘羿菁)11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