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人際

別讓內心小劇場磨耗你的心!是未雨綢繆?還是杞人憂天?

三采文化

更新於 2024年10月08日08:18 • 發布於 2024年10月08日12:00

文:【暢銷經典版】高敏感是種天賦實踐篇/伊麗絲.桑德著/三采文化

許多高敏感族或內向者在面對即將發生的事時,會很謹慎地在情緒上或心理上預做準備。如果你已經想像好各種可能的情況,並且擬好因應的A計畫、B計畫,甚至更多,確實會比較有安全感,並減少在發生狀況的當下受到過度刺激。

然而,有些高敏感族或內向者的想像力太過豐富、太過逼真,他們的每個念頭都繞著負面情況打轉,例如「萬一我的國家爆發戰爭了,該怎麼辦?」或「如果真的發生核戰了怎麼辦?」或「如果氣候變得這麼奇怪,導致一些自然災害,該怎麼辦?」「要是我身邊有人生重病,或是出了嚴重車禍,該怎麼辦?」

鑽牛角尖只會不快樂

偶爾,腦袋裡冒出這些未來可能發生的不幸思緒,並不是什麼問題。因為這些想法可以讓你懂得感恩,慶幸自己到現在還沒碰到這些狀況。但如果你整天都在想像這些意外狀況,隨時都在想說該怎麼辦,可能會給你帶來長期的不安情緒。

萬一這些意外真的不幸發生了,你先前花時間擬定的計畫也不見得有幫助,因為實際的狀況和你的假想肯定不同。因此,當你腦子裡又開始浮現各種小劇場時,我會建議你停止那些念頭,並告訴自己「如果最糟的情況真的發生了,我再來應付它。」也許屆時會有一個很棒的點子產生。說不定,你還可能因此與他人共同並肩應戰,之後變成一輩子的朋友。

自己一頭熱內心小劇場的壞處,就是你只能想像那些情景卻束手無策。但是事情真的發生時,你是真的可以去做些什麼的,而且情況很少會如你所想的那麼壞。

困境也許是個新機會

你也許會覺得因為自己是內向者或高敏感族,所以過得比別人辛苦。但事實可能恰恰相反。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Frankl)是維也納的神經暨心理病學教授。因為是猶太人的關係,在奧斯威辛(Auschwitz)集中營待了三年並倖存下來。他相信最能安然度過困境的人,是那些善於從中發掘意義的人,而這也常是內向者與高敏感族最擅長的。所以不要覺得不幸狀況發生時,自己的機會比別人還差。或許,你反而能在困境中發揮創意找到因應之道,發掘人生更深層的意義,並和旁人建立更緊密的關係。

同樣的道理,也能應用在生命的終點上。意識到自己有天將會離開是件好事,但對死亡與衰老的思考必須要有所限制才會有好處。如果你總是想著臉上的皺紋越來越多,對異性不再有吸引力,未來還可能面臨一連串的疾病,那麼它會大大影響你能從人生中獲得的幸福感。

勾畫美好的未來願景

懂得未雨綢繆是件好事,對人生的下半場以及死亡來說,亦是如此。

或許,你已經為了老後的退休生活而努力儲蓄,找了間沒有那麼多階梯要爬的房子,盡可能地生活、飲食養生一點,並且保持良好體態,但請不要讓對疾病與衰老的煩惱充滿你每日的生活。試著勾畫一些正面的遠景作為平衡。

大部分的老年人不太在乎他們在別人眼中是什麼模樣。他們變得更做自己,也更有勇氣去展現真我,既坦誠又獨立。這樣逐漸增加的勇氣提供了一個機會,讓他們與不甚了解的人建立更深入和更有意義的關係。

想像生,也想像死

想像一下,放掉萬事皆得完美的夢想,生活會變得多麼有趣。逐漸地,加諸在你身上的要求會越來越少。即使在最壞的情況下─當你疾病纏身,虛弱地在醫院或養老院度過餘生時─仍能保有希望。要體驗與他人之間的愛隨時都不嫌晚,有時候當死亡靠得越近時越是容易,因為人們會在這時候卸下自己的面具。

你可以藉由問自己「如果我死了,我希望大家記住我什麼?」或「當我生命結束時,我希望回頭能看到什麼?」來為死亡做好準備。相信這麼做,會讓你清楚該如何安排人生的優先順序。

死亡或死後的事,誰也無法說得準。我們不妨創造一些正向的想法,你甚至可以從一些人的瀕死經驗得到啟發。在一些記載人類曾經死亡數分鐘經驗的文獻裡,多數的案例都提到光明、愛與明晰了悟。

我們沒有理由把死亡想成一個虛無的黑洞。在我眼中,這也是非常缺乏想像力的。如果你因為對死亡的恐懼而把人生籠罩在壓力下,我會建議你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去為自己想像一些更美好、更美麗的東西。

【暢銷經典版】高敏感是種天賦實踐篇/伊麗絲.桑德著/三采文化

延伸閱讀:你是合群的,只是不太愛社交——給高敏感人自我肯定的咒語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人際相關文章

01

你被「幽靈升遷」了嗎?只升職不加薪的趨勢愈來愈普遍

Cheers 快樂工作人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