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海綿城市計畫 大漢溪上游瑞興濕地兼顧生態與水質淨化
桃園大漢溪埔頂排水計畫 打造海綿城市新典範。
(觀傳媒桃竹苗新聞)【記者曾平/桃園報導】桃園市水務局執行之「大漢溪上游埔頂排水水環境改善計畫」(瑞興濕地)於2025年國家卓越建設獎頒獎典禮中,再度榮獲「最佳施工品質類-金質獎」,繼2023年「最佳規劃設計類-金質獎」後,展現其卓越成果。該計畫由中華民國不動產協進會暨世界不動產聯盟台灣分會主辦頒獎,獲得評審高度肯定。這項成就彰顯桃園在推動永續發展與環境保護的決心,瑞興濕地成為兼顧水質淨化、生態保育與民眾休憩的多功能場域,為城市永續發展注入新活力。
此計畫以「海綿城市」理念為核心,結合自然環境與工程技術,提升城市韌性。瑞興濕地佔地21公頃,創造5.5公頃水域面積,蓄水量達4.4萬噸,每日處理1萬噸生活污水,削減污染量約162公斤。計畫不僅改善水質,還透過生態保育、節能減碳、固碳保水及調節水源,打造健康休憩場域。濕地內保留池中島與直立棲木供鳥類棲息,並設計人行步道限縮使用範圍,降低對生態的干擾,核心次生林區域留予生態族群,成功實現人與自然共存。
工程團隊在規劃、監造與施工中展現專業,克服多項挑戰,包括紅火蟻蟲害、維護管理單位衝突、大面積晶化工法滲漏檢測、動植物生態空間區隔、特殊地形配合及長距離埋管取水等問題。透過技術協調會議,團隊有效解決施工障礙,確保進度與品質。計畫特別針對生態調查發現的台灣原生種─台灣大豆,劃定敏感區限制施工擾動,保護棲地與物種多樣性。
瑞興濕地作為晴天雜排水處理的生態池,有效淨化下游水體,兼具生態保育與環境教育功能。其設計注重細節,例如棲地營造退縮策略,確保高敏感區域的生態完整性。該計畫不僅提升桃園市水環境品質,也為台灣海綿城市建設樹立標竿,展現工程與生態共融的典範。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