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fjan Stevens封神專輯《Carrie & Lowell》十週年|每年七月四日,我想起了母親
相信絕大部分聽眾,多是從《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 2017)——這部由Luca Guadagnino執導、Timothée Chalamet出演的電影認識Sufjan Stevens的音樂。Sufjan Stevens當時為電影創作兩首歌曲〈Mystery of Love〉與〈Visions of Gideon〉(原本Luca還想請他為成年的Elio擔任配音獨白,可他拒絕了),其以輕柔而詩意的民謠曲調,道出Elio青澀短暫的夏戀悸動。
〈Mystery of Love〉更入圍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大獎,Sufjan因此受邀登上奧斯卡表演(雖然他非常不喜歡這種名利場),使他躍上主流大眾視野。
Sufjan Stevens封神專輯《Carrie & Lowell》十週年
2025年,Sufjan Stevens推出了專輯《Carrie & Lowell》十週年紀念版,以他僅短暫相處的母親Carrie與繼父Lowell命名,封面就是他們兩人的照片。Carrie於2012年因胃癌離世,Sufjan將他對母親無以抒發的悲慟與零星的回憶碎片,譜寫成專輯,最初於2015年問世,撼動了樂壇。
今年正逢十週年,《Carrie & Lowell》新增了幾首曲目與照片集,再次召喚人們回到十年前的夏日,絢爛艷陽之下的絕對孤獨。這張追憶亡母的專輯,獲得音樂媒體《Pitchfork》10分滿分的評價。樂評提到了當年他和妻子失去孩子的記憶,過於衝擊的悲傷使他緩不過神,卻依稀記得不斷播放著這張專輯,〈Fourth of July〉的歌詞「We're all gonna die……(我們終將一死)」不斷縈繞在停止運轉的腦海中,「如同最絕望的祈禱,不求任何回音」他寫道。
而這張民謠專輯為何打敗無數大製作專輯,拿下滿分?看似輕描淡寫的民謠曲調,實是無以名狀的哀傷。誠如Sufjan所說——
「悲傷是永恆的,是永遠不可能消失的。」
Sufjan Stevens
Sufjan與母親Carrie的故事背景
1975年出生於底特律的Sufjan,這不尋常的名字意旨「帶著寶劍前來」,也和當時父母信仰的宗教組織有關。他的父母是嬉皮士,自他一歲時離異分居,母親Carrie患有精神分裂症、嚴重抑鬱與毒品成癮,因此他由父親帶大,可他與父親與繼母的關係並不親密。
親情的缺失、從小被灌輸「母親拋棄他」的記憶,成了Sufjan一生未解的心結。
Sufjan五歲時,Carrie遇見Lowell(也就是Sufjan的繼父),兩人結婚後,Sufjan每年夏天總會到他們奧勒岡州的家度假。那是他與母親最親暱無憂而短暫的記憶,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這轉瞬即逝的絢爛回憶,僅維持三個夏天,他八歲那年Carrie和Lowell分開了,他也再次與母親分離。而繼父Lowell仍繼續和孩子們保持聯繫,Lowell經營著一間書店且熱愛音樂,正是他啟發了Sufjan開啟音樂之途。兩人更在他大學時共同創立了獨立音樂廠牌「Asthmatic Cat」至今。
Carrie作為母親,唯有在情緒穩定時才有餘力愛自己的孩子,而大部分時間,她連自己都控制不了,可。Sufjan在〈Should Have Known Better〉中寫到:「大概三或四歲時/她把我們丟在錄影帶店」,語氣輕盈,像是早已習慣,永遠不知道那個溫柔的母親什麼時候又會離開自己。〈Should Have Known Better〉一曲道出Sufjan懊悔自己早該坦白對母親的憤怒、埋怨與和解,早該告訴母親「我原諒你了」。可最終,他寫道「但所有道路都通往了結束But every roads lead to an end」,彷彿無論他對母親做什麼、說什麼,都是徒勞。母親已經離開了。
曾經埋藏心裡洶湧的哀戚與憤怒,僅化為輕描淡寫的小曲,喃喃自語,無人知曉。
Sufjan對《Carrie & Lowell》的自我厭惡
意外的是,再外《Carrie & Lowell》專輯的評價越高,Sufjan對它的情緒卻更加矛盾與厭惡。他在十週年專輯中書寫他的感受,「這是痛苦的、羞恥的、是徹頭徹尾惡意的失敗。我的悲慟衍生為一種自我厭惡和自憐。我嘗試寫的每一首歌,都成了指向自己的武器,是對無知、責怪、怨恨和情感錯置的控訴。」Sufjan坦白:
「我所唱的歌,充斥著無能與破碎。」
「我從未理解那吞噬我的虛無,一開始就相信將母親的記憶強加在音樂上會產生什麼美好結果,是愚蠢的。但我還是那麼做了。」
Sufjan厭惡那個「自以為理解」母親的自己,他從未理解母親,也無權代表她闡述她的死亡與人生。這股無以抒發的楚痛被直覺性地譜成了詞曲,就此成為照亮無數人夏夜的撫慰。那些唱出口的、沒唱出口的,如今已被每個聽眾轉譯成不同意義的存在,安放在胸口。
〈Fourth of July〉,人終將一死
「萬惡病徵如發燒般蔓延全身/我的小螢火蟲/你逝去時正是夜晚/我該說些什麼才能從死神手中將你救回/我能成為7月4日獨立日那滿是煙火的絢爛天空嗎」——〈Fourth of July〉
〈Fourth of July〉是指美國獨立日,也是《Carrie & Lowell》專輯中打動許多人的歌曲,輕盈溫柔地談論生死間的無能為力,母子的親密與疏離。很多人以為那是Sufjan真正的回憶,錯了,整首個看似燦爛美好的回憶節點,背後實是Sufjan童年的殘缺與母愛的空白。
「整首歌那些互動和感情,都是我編出來的。我和母親之間不存在這種關係。」
Sufjan Stevens
Sufjan在NPR的採訪中透露,歌曲中涵蓋像是他與媽媽之間的暱稱「我的小雄鷹」、「我的小蜻蜓」、「我親愛的凡爾賽」,全出於幻想。「她非常慈祥、體貼、充滿愛意,但我們沒有暱稱、關係也不親密。一直很疏遠,她大部分時間都不在我身邊。」Sufjan過去忿恨地認為母親拋下了他們,可長大後,他開始思索,或許是這個世界拋棄了生病的母親。這世界的運作容不下她,致使沒人願意去理解她、放下她,包括他自己。
Sufjan一生有兩個爸爸、兩個媽媽,但他卻未曾喊過一聲爸和媽。「我們都直呼父母的名字。我們的關係存在一種古板、疏離、不帶任何私人情緒的感覺。我認為這首歌有點像我想像中的平行宇宙,在那裡,我們是如此親密,有暱稱,可以彼此分享各種事物。」他說,「但這一切在現實都是不可能的。」
在Sufjan盡情幻想與母親的圓滿回憶後,歌曲的最後,一句「We're all gonna die」,將巨大的悲痛化作美國獨立日絢爛的煙火,燃燒為虛無。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