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每天高油高熱量飲食,小心脂肪肝悄悄上身!超音波檢查助早期發現、避免肝炎、肝硬化風險

常春月刊

更新於 10月03日03:18 • 發布於 10月07日01:16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

法式鵝肝被許多饕客視為美饌珍饈,口感細緻滑嫩的鵝肝,其實就是鵝的「脂肪肝」。為了養出這些鮮嫩可口的「脂肪肝」,需要以不斷灌食的方式來餵養鵝群,而過剩的熱量無法被代謝,便轉成油脂將鵝的肝臟細胞塞飽填滿,如此一來,鵝肝就像吹泡泡一樣日益漸大,最終成為餐桌上的佳餚。對照現代人每天攝取高油脂、高熱量的飲食習慣,怪不得每3人就有1人行列脂肪肝隊伍之中,因為都是自己「養」出來的!

脂肪肝大致可分為兩大類

脂肪肝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酒精性脂肪肝(AFLD),一類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臨床上又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情況更為普遍,且任何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生,因此也更容易受人輕忽。」楊國鑫進一步解釋,酒精性脂肪肝,顧名思義就是酒喝得太多了。酒精和脂肪一樣,都是透過我們的肝臟來代謝,當酒精攝取過量導致肝功能受損,脂肪代謝也就跟著變差,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我們所謂的脂肪肝;而非酒精性脂肪肝,指的就是排除酒精後,由其他因子所引起的脂肪肝,如遺傳、後天性代謝疾病、C型肝炎、藥物、食用受重金屬汙染的食物等等。

當人體攝取的脂肪超過一般負荷量時,就會轉為囤積在我們的肝細胞中,「定義上來說,肝臟脂肪含量超過肝重量的5%以上,或是以肝組織切片超過10%以上的肝細胞有脂肪空泡堆積之情況,便稱為脂肪肝。」楊國鑫指出。脂肪肝的成因包羅萬象,其中最常見的原因屬後天性代謝疾病,如糖尿病、肥胖、血脂異常、代謝症候群等,然而初期沒有病徵的脂肪肝,稍不注意就會逐漸走向肝炎、肝硬化,甚至成為肝癌的受害者。

腹部超音波是初步觀察最佳方式

「脂肪肝尚未嚴重到導致肝臟發炎以前,幾乎可說是沒有任何症狀,儘管發炎也沒有統一病徵。」胃腸肝膽內科醫師楊國鑫表示,由於肝臟緊鄰其他消化器官,只要肝一發炎,周遭器官也會連帶受到影響,部份病患會出現全身倦怠、疲憊、噁心、右上腹不適、腹脹等非特異性症狀。此外,少數人會出現肝功能異常,但是這些症狀又和病毒性肝炎,也就是我們俗稱的B型、C型肝炎的臨床表現相似,若沒有進一步檢查,幾乎難以判斷。

「絕大部分患者大多是在健檢或是因其他疾病照腹部超音波時才偶然發現自己有脂肪肝。」楊國鑫說道。如果肝臟出現異狀,超音波是目前臨床上初步觀察最有效的方式,醫師會根據影像表現做初步的判斷,再輔以抽血報告及過往病史進行風險評估。只是這些影像檢查僅能顯示脂肪的存在和程度,要真正100%判斷是否有脂肪肝,分辨造成脂肪肝的成因,唯有靠肝切片檢查才能確定。

(記者 夏曉稚,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醫揭「脂肪肝3大迷思」讓人超錯愕! 吃素、減肥減太快都不妙
·睡太少也會得脂肪肝! 營養師揪「5毀肝惡習」:很多人正在做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1歲女星0期乳癌「全切」 僅1%機率仍不幸復發

中天電視台
02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中天電視台
03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肺癌早期超安靜!醫點名「2族群」務必檢查 早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

健康醫療網
05

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常春月刊
06

死亡率是流感2倍!RSV大流行「無藥物治療」 醫示警高風險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