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塞湖露出壩體了!水洩四分之一 維持紅色警戒原因曝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三度溢流,重創下方光復鄉市區,截至今(25日)上午10時已累計15死46人失聯。堰塞湖溢流後,總蓄水量雖從9100萬噸降至2300萬噸,大將約四分之一並露出壩體,但仍處於「紅色警戒」狀態。
樺加沙颱風雖未登陸台灣本島,但其挾帶劇烈雨勢,使容納9100萬噸、水量等同南化水庫的堰塞湖在23日發生兩波溢流,光復鄉市區頃刻間遭黑色洪水蹂躪,部分居民逃到高處倖免於難,但仍有居民來不及避難遭泥水吞沒罹難。
正當外界深入災區救援,堰塞湖又在昨(24日)三度溢流,所幸無情洪水沒再釀成更大災難。農業部林保署劉忠賢組長同天在消防署災害應變記者會指出,堰塞湖水量已大幅下降,並公布壩體情況。
劉忠賢說明,儘管壩體蓄水量從9100 萬噸銳減至 2300 萬噸,湖水面積也縮小,但尚無即時畫面佐證壩體及其周圍結構穩定,且上游集水區仍持續注入雨水、沖刷壩體,又缺乏最新影像確認,維持紅色警戒。
另從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YouTube頻道即時影像可見,壩體隨著不時略微好轉的天氣,不再是被雨霧掩蓋的灰濛濛一片,而是露出巍峨的壩體。被雨水沖刷露出灰白色的山體,與前方翠綠的山林形成巨大對比,也讓人更加敬畏自然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