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荒」蔓延全台! 7.4萬準教師棄教職原因曝光
台灣教育現場正面臨嚴重的「教師荒」危機。根據教育部統計,目前約有7.4萬名具教師證的準教師選擇不投入教職,轉向其他工作。造成師資短缺的原因,主要包括薪資缺乏吸引力、親師衝突頻繁,以及勞動條件不佳,使教師這份「鐵飯碗」失去昔日光環。尤其在自然與科技領域,缺額問題更為嚴峻,已成為全台教育現場的共同挑戰。
忠孝國中地理老師何俊彥在課堂上透過圖表讓學生直觀了解世界地理分布。任教超過24年的他對教學充滿熱情,但也感慨現在投入教職面臨更大壓力與挑戰,吸引力已不如以往。何俊彥表示,早期教育環境比較單純,社會對老師地位給予較高評價,教師待遇雖不是很高薪,但在退休保障方面較有保障。
由於正式教師招不滿、代理教師找不到,現有教師必須分擔更多課務。何俊彥指出,缺乏正式老師導致許多教師必須超鐘點,每節課上完還要再多上三、四節課。此外,如果學校找到教學能力較不足或缺乏經驗的老師,其他同科教師可能需要花更多心思幫忙彌補和善後。他提到每次招聘教師時都面臨兩難,是要採取「撿到籃子都是菜」的想法趕快找人,還是堅持「寧缺勿濫」的原則。
根據教育部統計,截至8月25日,全國公立國中小3303校共缺1429名代理教師,雖然到8月29日已降至276名,但這也顯示教師短缺已不是偏鄉特例,而是全台教育現場的共同危機。目前全台約有22.6萬人取得教師證,但只有12.9萬人成為正式教師,另有2.1萬人在公立學校擔任代理教師,總計約15萬人,任教率67%。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表示,新進教師薪資約4萬元左右,調整幅度不高,而其他行業雖然入職薪資可能稍低,但後續調整幅度更高,加上獎金等各方面因素,實際收入往往超越教師薪資。北市忠孝國中校長黃微清指出,科技業的人才招募薪資福利高出學校教師許多,導致數學、理化和STEAM等科目教師難以招募,甚至表演藝術和特教老師也有學校招募不到。
對此,教育部回應將規畫彈性聘用管道,開放具備業界資歷者進入中小學擔任專業及技術類教師,免修職前學分、免考試實習,預計最快2026年上路。教育部也強調,教師待遇自2011年起已調升5次,未來將持續爭取組長主管加給由現行三級調整為二級,縮小薪級差距。侯俊良認為,教師薪資長期未能趕上物價水準及平均薪資,導致教育職業吸引力下降。
當前教育現場正陷入大缺老師困境,提升準教師的入職誘因,適度調整薪資與福利,才能真正留住優秀師資,保障學生受教權。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