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署空拍馬太鞍溪堰塞湖 壩頂下切80公尺、面積縮小超過2分之一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農業部林保署今天指出,24日清晨已派員透過無人機空拍,勘查堰塞湖情況,發現壩頂溢流口已下切80公尺、海拔高程1060公尺,蓄水面積原本140公頃,目前剩下50公頃,評估水體已縮小75%,因仍有降雨機率,目前仍為紅色警戒,提醒民眾注意。
行政院院長卓榮泰昨天赴花蓮聽取農業部說明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及災後處置情形。農業部指出,自7月底發現堰塞湖後,立即廣泛邀集國內專家學者及各機關召開會議,針對壩體可能的防減災手段,廣徵專業意見,據以辦理堰塞湖防減災可行方案,並加強監測及架設水位計,以持續觀察壩體,掌握可能的災害情形。
農業部也說,23日下午發生溢流之後,下游農田及作物嚴重災損,已啟動農業天災救助與專案補助機制,將以最快的速度協助農民度過難關,並協請花蓮縣及台東縣各農會積極協助,提供糧食與物資支援。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指出,24日清晨進行無人機空拍勘查堰塞湖,空拍畫面顯示溢流口壩頂已遭水流下切80公尺、高程1,060公尺、蓄水面積約50公頃,評估堰塞湖湖水滿水位9100萬噸,目前已縮減75%,剩餘水量4分之1約2300萬噸,目前仍然維持紅色警戒,籲請民眾確實配合政府指令避難,切勿靠近馬太鞍溪河道,今天上午也將持續派員透過空拍機監測。
針對堰塞湖殘存壩體及剩餘湖水,林保署也將持續進行調查監測,並儘速依最新狀況研擬防災警戒機制,以因應下次可能的災害,也將綜合考量堰塞湖蓄水量體、壩體外觀穩定狀況、下方河道沖刷情形,審慎評估綜合研判後,以調整或解除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