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泰雅文化融入長照 信義社區一家挺原鄉共好

NOWNEWS今日新聞

更新於 10分鐘前 • 發布於 4小時前 • 家庭消費中心/綜合報導
▲伯拉罕推動的「友雞生活」是全台少見的照顧模式。長輩飼養溫順的雞隻,在維護雞舍、撿蛋過程中活動身體並感受陪伴。(圖/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

[NOWnews今日新聞] 在青年外流、偏鄉資源不足的時代,台中東勢區、和平區出現了不同的答案。2019 年成立的「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下稱伯拉罕)」,讓部落青年成為照服員,把泰雅族「烤火、互助、興旺」的精神融入長照,讓長輩能在熟悉的環境安心生活,也讓文化與經濟找尋新路。在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計畫支持下,伯拉罕發展出「文化照顧大旅社」導覽路線,展現原鄉共好的樣貌。

「伯拉罕的核心信念是『在地人照顧在地人』。」創辦人林依瑩指出,目前有 65 位照服員,來自泰雅、漢人、客家與排灣等族群,服務 11 個部落、近 530 位長輩。照服員多半是看著長輩年歲漸長的晚輩,接受專業訓練後返鄉服務,有特別的使命感,也讓照顧更貼近生活。這模式彌補了原鄉人力不足,讓青年與婦女能安身立命。有些照服員還成為導覽員,親口向訪客講述部落故事,讓文化在照顧中延續。此外,合作社也引入「時間銀行」,照服員可累積時數並儲存,未來需要時可提領使用,提升投入誘因,建立互助循環。

伯拉罕推動的「友雞生活」是全台少見的照顧模式。長輩飼養溫順的雞隻,在維護雞舍、撿蛋過程中活動身體並感受陪伴。林依瑩表示,友雞是重要的賦能角色:雞蛋帶來收入,養雞與撿蛋讓長輩重拾「有能力貢獻」的價值,透過與生命互動建立尊嚴。合作社還舉辦「友雞運動會」,長輩帶著雞隻賽跑,成為社區年度的熱鬧景象。

日本「宮崎之家」與「Home Hospice」的共照經驗顯示,長輩回到熟悉場景,健康會改善、壽命會延長。伯拉罕看見這一點,更篤定要成立共生之家。林依瑩說,要在其他地區複製此模式,必須克服觀念與人才的挑戰,且許多家庭仍依賴醫療可近性,不敢嘗試「在家終老」,而照服員與醫療人力的持續培育也攸關推動成敗。

伯拉罕的長照場域曾有大膽嘗試。一位長期居住在照護機構的婆婆,回到部落接受在宅照服後,因熟悉的氛圍與非制式照護的刺激,第一天就能吃下兩碗米粉,後來甚至逐漸恢復語言與行動能力。對她而言,在熟悉的土地上獲得照護,找到了回家的安全感,消除身心警戒,才是康復的開始。

基於這樣的實踐,伯拉罕在和平區發展「All in One 共生照護模式」,讓長輩能在熟悉的部落終老。當地第一個「共生之家」由舊宅改造,今年起將讓多位中重症長輩在同一屋簷下生活與接受照護,整合個案們的醫師、護理師、復健師等專業資源,最大化資源效益,讓醫療與日常無縫銜接。

此外,伯拉罕以「文化照顧大旅社」獲得信義房屋「社區一家」2024年社區楷模獎。這項計畫設計了植物、動物、文化、照顧四條社區導覽路線,從採野菜到友雞賽跑,從苧麻編織到二行詩創作,參訪者能直接看到文化照顧的運作模式,感受兩者交織,在心中播下共照的種子。

為了接待來訪者,伯拉罕培育部落媽媽與青年逐步培育企劃與導覽能力,讓文化照顧成為就業選項,也為社區帶來新樣貌。孩子在假期返鄉參與志工,媽媽帶著孩子加入導覽,青年在部落也能找到工作與收入,照顧成為跨世代的生活方式,文化也在日常中持續傳遞。

信義房屋指出,「伯拉罕文化照顧大旅社」從社區出發,結合文化、產業與照顧,呼應「永續城鄉」(SDG11)與「健康生活品質」(SDG3)的精神,透過在地力量蓄積,推動出良性循環。當社區獲得信任與支持,青年願意留下,長輩得以安心終老,文化也能延續。「社區一家」自 2004 年以來持續推動21載,已支持數千件社造行動,未來也將持續凝聚人心,陪伴更多行動者,打造一個共榮共好的台灣。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強烈閃電劃破夜空!台北101捕捉驚人瞬間 鄭明典:真是巨大

自由電子報
02

確定發錢!這行政區明年「兒童生日可領2萬」一路發到5歲

三立新聞網
03

車輛報廢不使用未辦退費 eTag餘額4.68億沒人領

中央通訊社
04

九月新制上路!近半數網友推這兩類交通新措施最有感

LINE TODAY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生活話題:9月新制懶人包

多項民生相關政策,攸關民眾福利及荷包措施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