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CEO怎麼用AI?納拉德首度公開每日必備5個提問法:厲害的人都這樣高效工作
人工智慧不只是工具,更重塑工作日常。微軟執行長納德拉在 LinkedIn 上分享他每天固定使用的5個 AI 提示詞,從預測會議焦點、生成專案報告到檢視時間分配,展現AI早成為高效管理者的第二大腦,再不跟上你就落伍!
人工智慧逐漸滲透職場日常,微軟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近日在個人LinkedIn上分享他每天固定使用的5個提示詞(prompt),展示如何透過AI提升會議準備效率、加快專案更新,甚至檢視時間分配。這些範例不僅具體,也能直接套用在多數的知識工作流程中。
5個實用prompt:解決工作、會議痛點
納德拉認為,AI的價值在於整合跨平台資訊、生成有用洞見,而不只是回答單一問題。以下5個prompt,分別對應領導與專案管理中的常見需求。
1. 會議焦點預測,抓住對方在意的5件事
“Based on my prior interactions with [person], give me five things that are likely top of mind for them going into our meeting.”
「根據我與XXX的過往互動,整理下次會議他可能最在意的5件事。」
應用:適用於客戶會談、合約談判或任何需預判對方立場的情境,能讓開會更聚焦、減少現場摸索時間。
2. 掌握專案風險,找出關鍵KPI與Q&A
“Draft a project update for me based on all emails, chats, and meetings about the project. Include: KPIs vs targets, wins/losses, risks/issues, competitive moves, likely tough questions (with answers).”
「綜合郵件、聊天與會議紀錄,幫我摘要專案最新進度,包括 KPI與目標、成功與挑戰、風險與議題列管、競爭動態,以及可能被問到的尖銳問題與建議回覆。」
應用:節省大量整理時間,可在短時間內掌握專案方向、列管風險,適合對高層或利害關係人報告時使用。
3. 預防被下屬矇,把模糊討論變數據
“Are we on track for the [Product] launch in November?Check progress across engineering, pilot results, risks/issues, and give me a probability of success.”
「我們是否能如期在 11 月推出產品?檢查工程進度、試驗結果與風險議題,並給我一個成功的機率判斷。」
應用:適合在專案追蹤,把進度從模糊描述轉為可量化、數據化的分析,以利於決策溝通。
4. 不浪費分秒,每天檢查時間花得值不值?
“Review my calendar and email from the last month and create 5–7 buckets for the projects I’m spending the most time on. Give me a percentage breakdown of time spent per bucket and short descriptions.”
「檢查我過去一個月的行事曆與郵件,歸納出5至7個我花最多時間的專案,並且列出各自的時間佔比與專案摘要。」
應用:做好時間的優化管理,幫助主管確認是否將時間用在策略優先事項上……
繼續閱讀全文👉🏻微軟CEO怎麼用AI?納拉德首度公開每日必備5個提問法:厲害的人都這樣高效工作
更多Cheers精彩文章
想讓ChatGPT給出更精確的回答?善用「角色扮演」、三字訣與7大Prom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