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Q1營收、獲利都創高,為何股價漲不動?艾蜜莉提醒:投資要看長期價值
鴻海(2317)Q1營收、獲利都創高,不少大大滿頭問號:「這樣還不漲,到底要等什麼?」其實市場從來都不是成績單公布就一定漲的簡單邏輯喔!先來看一下鴻海Q1法說會。
鴻海的Q1營收1兆6,400億元、年增率24%,稅後淨利421億元、EPS 3.03元,年增率高達91%。整體來說,都創下歷年同期新高,主要是因AI的熱度,AI伺服器、通用型伺服器營收年增率都超過50%,而GB系列大部分產品會在Q2交貨,全年目標是AI伺服器占整體伺服器50%以上,且營收破兆元以上的規模。
這種規模的成長不是喊喊而已,重點是產能持續追上、克服複雜測試、軟硬整合,這些都是高門檻,從純代工轉型的象徵。
另一方面,電動車業務也有動靜。鴻海和三菱合作、Model B下半年量產,電池廠也已經做好量產準備。電動車是鴻海「3+3戰略」的重要一塊,從車體、電池到充電裝置,都有打通。
一口氣更新了AI伺服器、電動車、生產基地擴張,以及全球布局和匯率對策,其中業外獲利也有幫助,例如Sharp終於不再拖後腿,反而貢獻了32億元獲利,加上股市回升帶來投資評價利益,讓數字更漂亮了。
鴻海現在的全球據點有233個,區域製造的概念幾年前就開始執行,如今美中局勢、關稅政策變動,這樣的先手棋就顯得特別重要。當美國、墨西哥、印度、越南、台灣等多地開花,搭配當地人才與生產條件,不只避險,更是展現了機動性與效率。
不過,這次鴻海在法說會中也坦言,因為新台幣升值,以新台幣計價的話,展望是下調,但用美元計算的話,營收沒變,實質成長還是在軌道上;更重要的是,公司早就用合約調整條款、報價週期拉近、金融避險工具,把風險壓到可控範圍。
至於,股價為什麼不漲反跌?先說,營收創新高、獲利創同期新高,不管對哪一家公司來說,都是很好的事情,只是這跟股價的漲跌關聯有限,不能期待公司一公布好成績,股價就一定會上漲,畢竟股價不只跟財報有關而已。
另一方面,真的要細究的話,可以發現鴻海這次的毛利率6.11%、營益率2.83%、淨利率2.79%,比起營收和獲利,三率的成績就比較普通了。
總結來看,鴻海Q1財報的基本面其實交出了一張不錯的成績單,營運方向也很明確,AI伺服器要破兆元、電動車持續落地、區域製造逐步開花等,種種跡象都顯示,這不只是「蹭AI」的口號,而是持續在產線、技術、客戶端都穩紮穩打的布局。
股價不要看短,要看長,因為短期也許是情緒、也許是籌碼,也可能只是其他多項因素;價值則是當一家企業面對變局,仍持續在技術上進步、在產線上擴張、在策略上前行。
當然,自己有所疑慮,就避免投資就好,或是跟我一樣,持續等待更好的時機。
溫馨提醒:以上非任何形式個股買賣建議,投資之前請獨立思考、不要跟單,自己為自己的錢負責喔!
本文獲「艾蜜莉-自由之路」授權轉載,原文
延伸閱讀
▶鴻海法說會》2025年AI伺服器營收破兆元,搶攻沙烏地AI專案
▶台積電重回千金股有望、能買嗎?專家:與其一昧追逐千元,不如這時買進價更甜
小檔案_艾蜜莉(張紫凌)
1982年生,大學畢業後積極自學投資理財方法,2008年開始投入股市,用自創估價法,鎖定股價被低估、年年配發股息的穩健公司買進,將180萬元本金滾成600多萬元資產,著有《小資女艾蜜莉──我的資產翻倍存股筆記》、《艾蜜莉教你自動化存股──小資也能年賺15%》。
【Facebook】
艾蜜莉—自由之路
【個人網站】
艾蜜莉—自由之路
顯示全部
留言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