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小漁民告贏交通部,拿回彰化外海風場航道捕魚權,能源轉型與人權重要案例

上下游新聞市集

更新於 05月18日07:10 • 發布於 05月15日11:12 • 上下游新聞

彰化外海是台灣重要的近岸漁場,也是商船航道,但政府未經整體規劃,將整個海域劃設為風場範圍,影響船隻航行。2021 年,交通部公告,禁止漁民在該航道內捕魚航行,要穿越海域也得先通報,剝奪漁民權益。

為捍衛生存空間,漁民對交通部提起行政訴訟,15日高等行政法院撤銷交通部禁令,漁船可自由通行捕魚,贏得遲來正義。訴訟律師黃馨雯指出,離岸風電的發展,不能忽視程序正義與公正轉型原則,這起判決將成為我國能源轉型與法治實踐的重要案例。

風機讓漁船在彰化外海作業空間受限。(攝影/許震唐,上下游資料照)

禁航、強制通報全數撤銷,漁民終獲全面勝訴

彰化外海長年來支撐著中部地區數千名漁民的生計,但為發展綠能,該片海域幾乎全數被劃設為風場區域。交通部航港局以維護航行安全為由,公告《彰化風場航道航行指南》,明文規定,漁船不得於航道內進行捕撈作業、不得橫向穿越航道,若需通過航道東西兩側的緩衝區必須事先通報,否則將處以 10 萬元至 50 萬元罰鍰。

種種措施不僅限制漁民作業的自由,更侵害漁民在海上謀生的權利,其中 201 位漁民陸續委任漁民權益暨環境永續中心(下稱「漁環中心」)協助提起訴願,要求撤銷禁令。

歷經多年抗爭與訴訟,漁民終於在行政訴訟中獲得全面勝利。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今 (15) 日做出判決,以「違反法律保留原則」,撤銷彰化風場航道關於禁航及強制報到的限制,漁民終於取回進出海域、自由捕魚的基本權利。

高等行政法院判決交通部需撤消禁令,漁民與律師團高舉「勝訴」海報慶祝。(照片提供/漁環中心)

法院:行政機關沒有法律依據,不應禁止

律師顏士程指出,當初交通部因為未事先在插滿風機的彰化外海,幫商船及風場工作船保留航道,因此緊急劃設,還援引國際海事相關規範,表示禁止漁船進入,是有航行安全上的考量。

不過律師團翻閱國際法規發現,交通部所謂國際慣用的「分道通航制」、「避碰規則」、「狹窄水道」等條件,都沒有禁止漁船通行。「我們認為,交通部只是朝著對離岸風機有利的方向去劃設航道而已。」

黃馨雯指出,儘管主管機關交通部強調,航道設立是為了維護船隻航行安全,但法院認為,若要限制人民基本權利,必須有法律明文依據,行政機關不得僅憑公告與內規即實施禁止措施,此為「違反法律保留原則」。

同時,政府若有維安需求,可透過更合比例的手段達成目的,而非以過度限制方式干預漁民行動。

通報制度違反比例原則,國際並無類似規定

法院撤銷的另一項關鍵,則是針對漁船所設的「強制事前通報制度」。根據原規定,漁船若需進入彰化風場航道,必須事先通報航港局與船舶交通服務中心(VTS),獲得同意後方可通行。但對於每日需根據天候、潮汐與魚況靈活調整航程的漁民而言,這樣的程序幾乎無法配合,也直接影響實際作業與安全。

黃馨雯指出,目前多數國家已普遍使用 AIS(自動識別系統)或其他定位技術,即可有效掌握船隻動態,確保航道安全,無須層層通報與核准。

彰化漁民表示,近岸遠岸都是風場,中間再劃航道,彰化漁民已退無可退。(漁民提供)

彰化漁民:「我們只是想活下去,不是要對抗誰」

「真的很開心啦,我們是小蝦米對抗大鯨魚,對抗的是政府耶。」從事漁業多年的彰化漁民黃超群語氣激動又略帶欣慰。他坦言,在提起訴願與訴訟的這幾年間,從未真正想過會勝訴,但有漁環中心的協助、以及律師團隊一路的鼓勵,讓他們這群基層漁民有了持續抗爭的力量。

黃超群表示,漁民的訴求很簡單,就是「要一條生路」。過去交通部航港局要求漁船穿越風場航道前必須先通報訊號台、等候放行,否則可能遭罰。這樣的規定,對以天候與潮汐為依歸、常常需要臨機應變的漁民來說,根本無法執行。「哪個漁民會在海上等放行?油錢很貴,捕魚要趕時間,等就是損失。」

他指出,從一開始的公告、到劃設航道與限制作業區域,漁民從未被正式諮詢,「只看到公告而已」 。他認為,離岸風電已經占去了漁民大片捕撈海域,政府還想限制航行、增加申請流程,等於是雙重剝奪。

「我們從來不反對風電,我們只是想要繼續捕魚。」這場訴訟勝利對他而言,不只是個案結果,更是一個指引,「公平正義還是站在我們漁民這邊,我們還是有希望的。」

雲林漁民:「不是不支持綠能,是想要合理的作法」

「航港局那麼專業的單位,怎麼會做這麼大的蠢事?一劃就是九海浬的航道,還限定漁船不能走,這根本就是瞎搞。」雲林漁民李平順回憶當初得知航道劃設消息的錯愕。

他直言,按交通部的說法,航道是為了航行安全,結果卻只開放商船、貨船通行,反而排除每天生活在海上的漁船,「他們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幹嘛?是住在深山裡面、沒看過海嗎?」

李平順指出,風電建設雖掛名為綠能發展,但在實際執行上卻常犧牲農漁民權益、破壞原本的海域利用秩序。「國外其實已經有很多文獻開始質疑風機的效益,沒大家想得那麼好。我們還得冒風險穿越風場去捕魚,政府到底有沒有評估過?」

雲林漁民曾向政府訴願,認為漁民再三退讓,已無路可退。(攝影/林吉洋)

本案為法學實務上的重要案例

黃馨雯表示,這是交通部首度針對離岸風電設施所劃設的風場航道,牽涉層面廣泛,法院最終判決撤銷交通部限制,也形同再次重申法治國原則在新興政策上的適用範圍,不僅在「航務行政」上具指標性,更涉及我國能源轉型過程中的漁民生存議題,黃馨雯認為是「淨零排放下的公正轉型」的重要案例。

黃馨雯也強調,判決結果凸顯一個重要原則:即便在推動再生能源與大型建設時,仍應謹守人權保障,否則轉型將難以稱為「公正」。

面對全球能源轉型與淨零排放的趨勢,如何在開發與生計之間尋求平衡,成為當前行政與司法必須共同面對的新課題。黃馨雯提醒,開發案對漁民生計、漁業永續與海洋生態的衝擊不容忽視,相關主管機關,包括航港局、經濟部、環境部與農業部,都應正面回應並提出保障對策。

延伸閱讀:

【重磅調查】大風吹,吹什麼?風電重擊的海口人生

漁民訴願奏捷!彰化風場航道禁漁令,政院認違法需撤銷 漁民:還有禁航令

全台漁民爆氣!烏魚旺季航港局卻劃設航道禁捕,風電規劃不足竟由漁業承擔

彰化航道禁漁,引發西海岸漁業存亡之戰,超過百位漁民串連,要求交通部撤回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北榮名醫涉詐領逾3377萬!假藉研究貪污遭起訴 台北榮總:零容忍

鏡週刊
02

女子巷口撿到「價值995萬」金條 順手帶回家!挨告辯稱:以為假的

CTWANT
03

快訊/挺韓直播主陳清茂「破獄救柯文哲」籌嘸百萬…咆哮、拍桌嗆銀行員

三立新聞網
04

交保喊卡!柯文哲「還要再想想」柯美蘭:哥哥知道家裡其實沒有7000萬

三立新聞網
05

遭羅智強轟「變了」 黃暐瀚認了這件事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118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