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爸媽不經意的回應有時會傷害孩子!心理師:「等兩秒,再回應」不讓第一句話就造成誤會

媽媽寶寶

更新於 10月16日13:43 • 發布於 10月16日11:01

儘管我們也曾經歷「大人不懂我的心」時刻,但直到成為了父母,卻總忘記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反而時常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測、去試圖掌控。

隨口一說闖禍

誤會也就這樣產生了……
諮商心理師陳志恆分享了某日,自己與低年級女兒的例子:「那天,我只是多說了一句話,卻差點毀了孩子的好心情。」

下午接女兒下課,經過公園,她玩了一下盪鞦韆,就說要回家。正要走時,遇見幾個許久不見的好朋友。
我笑著問:「要不要留下來,再玩一下?」
她搖搖頭:「我想要回家……」
我不解地追問:「好不容易見到好朋友,怎麼不想跟他們玩呢?」又補上一句:「這樣人家會覺得妳很奇怪吧!」
她的臉立刻垮下來,皺著眉說:「你亂說!你都亂說!」
我愣住了,心想:我又沒罵她,幹嘛這麼生氣?走出公園,她才悶悶地說:「我沒有不想跟她們玩,我只是覺得又熱又累,想回家休息。」
原來如此,是我誤會她了,難怪她那麼不高興。

孩子想法和你不一樣

其實,這不是第一次了。我常在與孩子互動時犯一個錯,就是孩子才剛開口,或者一個動作,我就急著回應——有時候是糾正,有時候是提醒,有時候是反駁,甚至還會質疑,像是:
「你確定嗎?」
「怎麼可能!」
「你想太多了吧!」
「你怎麼會這樣……!」
當我不經察覺地將這些句子脫口而出時;我以為是在提醒與關心孩子,但孩子聽到的,卻可能是:
「原來你不相信我!」
「原來在你心中,我不重要!」
「原來我就是那麼糟!」
現在,孩子還會大聲反駁,也許再過幾年,孩子就靜默不語,什麼都不想說了。

練習「等兩秒,再回應」

所以,我開始提醒自己:「等兩秒,再回應」。
透過短短「兩秒鐘」的時間,先壓住準備說出口的話,有意識地避免質疑、否定或批評,而能真正聽懂孩子的語言或非語言訊息。
如果我能做到和「等兩秒,再回應」,而不是「零秒速回」,那麼,我當天在公園裡,可能就會觀察一下孩子的表情,想一想各種可能狀況,之後才說:
「我看到妳搖搖頭,說想要回家,怎麼了嗎?」
我會口氣和緩,而不是急躁;我會用詞委婉,而不是尖銳;我會態度關心,而不是質疑。
「等兩秒,再回應」就是要讓自己有機會穩住語氣,不讓第一句話,就造成傷害。

不過,有時候「等兩秒」還不夠,你還得「等兩分鐘」。
有個父親告訴我,他讀高中的孩子,有一次晚歸,超過門禁時間才回家。孩子一進門,不等孩子解釋,父親勃然大怒:「現在就滾回你的房間,我不會再讓你出門了!」
就這樣,孩子真的把自己關在房間裡,足不出戶,也不願意去上學;親子之間僵持了好一陣子,這位父親後悔地說:「早知道,當時就別這麼說了。」
如果他懂得多等兩分鐘,讓情緒緩一緩,理智線接回來,就有機會採取更適當的做法,而非弄到親子之間兩敗俱傷。
零秒速回,常是情緒;等兩秒再回應,才是真愛;而願意等兩分鐘,再做決定,更是大智慧。
本文由【陳志恆】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facebook: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孩子的小小世界,其實充滿挫折,站在孩子的角度陪他們一起面對學習!
不要代替孩子說話!謝依霖:等孩子做好準備,也許你會發現他能做得更好!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普發現金懶人包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高鐵每天超過2千空位被浪費! 11/10新制「提早1小時搭車先換票」

自由電子報
02

健保補充保費挨轟 石崇良親上火線:改革是為了公平非「搶錢」

自由電子報
03

熬夜恐發生猝死!專家曝「4警訊」:許多人以為只是小毛病

鏡報
04

租屋養老遭拒!台中75歲長者「找40間租屋」全碰壁…房東聽年齡秒拒絕

三立新聞網
05

鳳凰颱風最快「下週一發海警」!北轉逼近台灣 氣象署:3地區下到發紫

三立新聞網
06

氣象署發布「中度磁暴」警示 明日5時起影響約33小時

台視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