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中國的「長軸文化」:特斯拉 Model Y L 為何只在中國加長?

科技新報

更新於 09月05日15:04 • 發布於 2天前

特斯拉近期在中國推出加長軸距、六人座 Model Y L,也產生歐美罕見的命題:為什麼中國許多歐美車廠都會推出長軸版車型,歐美卻如此少見?為什麼特斯拉中國以往沒有這麼做,這次 Model Y 改款卻出現?

行政座駕文化與長軸版的誕生

早在 2000 年代中期,豪華品牌便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長軸房車,最具指標性的案例是 Audi 與 BMW 的本土化產品線:Audi A4L、A6L 與 BMW 5 系 Li、3 系 Li。這些車的核心變化不是外觀套件,而是軸距實體加長,把空間與進出便利性都留給後座乘客,以產品回應中國「老闆後座」文化。這些車廠為了中國客群,刻意將軸距延長數十公分,目的就是為了讓後座有更寬裕空間。

BMW 中國是最早因應長軸版策略的外國車廠之一,2006 年起,BMW 5 系 Li 在北京車展發表「中國專屬長軸」車型,後排導向的空調、娛樂、皮質鋪陳都是標配;2019 年新世代 3 系 Li 又把軸距多加 11 公分,把中型房車的後座舒適性拉上另一個等級。例如北京奔馳就在 2023 年推出新世代 E-Class 長軸版,延續「中國製、中國銷售」的策略,意味長軸房車是中國豪華車競爭力的重要拼圖。

為何歐美不流行「同車型加長」

美國消費者若想要更大空間,主流做法是「換級距」,直接改買中大型 SUV 或皮卡,而不是同車型推出長軸版。Experian 汽車消費趨勢報告,2024 年第四季轎車僅占新車零售掛牌 18.4%,相對地,SUV 與皮卡的比重長期居高,S&P Global Mobility 的分析更指出「四大類 SUV 與皮卡」占美國新車銷量過半。供給與需求相互強化,自然削弱車廠對單一車型再開發長軸變體的誘因。

歐洲則在城市密度與公共政策有另一個答案。巴黎 2024 年公投通過,對高重量車輛調升路邊停車費,中心區每小時 18 歐元、外圍 12 歐元,電動車的重量門檻也設在 2,000 公斤,目的在抑制大型車外部成本。此外,歐盟自 2025 年起對新車隊平均 CO₂ 設下更嚴目標,2030 年再收緊,2035 年則要求新車零排放。這些政策共同訊號很清楚:越大越重的車,越難在歐洲城市與法規環境找到便宜的空間。

2018 年起,美規 Tiguan 直接採用加長軸距版本為唯一車型,沒有「Allspace」這個副名;歐洲與多數市場把同款長軸版稱為「Tiguan Allspace」,顯示美國消費者要空間時,廠商會用「把長軸版當主力」或乾脆「往上跳一級」解決,而不是同車型細分出一堆長短軸變體。到了第三代,美規 Tiguan 乾脆只做兩排座,真正需要三排與更大行李廂的家庭,多半升級到更大級距的 Atlas / Atlas Cross Sport,這正是「換級距」典型路徑;同時歐洲等市場則由 Tayron 取代 Tiguan Allspace,將「更大空間」獨立成另一款車,而不是延長同車型,策略差異一目了然。

安全討論方面,歐洲交通與道路安全圈也對車輛的尺寸與重量提高示警。Euro NCAP 與學界研究近年多次點出大型 SUV 對都會行人的風險與「相容性」議題,英國與歐盟環團更提出限制車頭高度的倡議。當「變大變重」在歐洲同時面臨費用、不利認證、輿論壓力等,歐洲車廠自然傾向以平台策略與純電轉型來達標,而非為單一市場做低量長軸變體。

中國「加長」的產業邏輯

這脈絡下看特斯拉 Model Y L,就不難理解為何它只在中國生產、中國販售。Model Y L 中國首發,重點並非性能,而是空間與座位配置;後排改為獨立雙座、第三排補兩座,成為六人座車型,車長與軸距明確加長、CLTC 續航標示 751 公里,售價 339,000 人民幣起。價格較原長續航版本小幅加價,路線就是瞄準中國家庭用車與週末出遊的現實需求,而非當成也在北美或歐洲販售的全球戰略車。

馬斯克也表明這款長軸三排版暫時不會在美國生產。美國本土產品策略近年強調簡化選配、降低製造複雜度;其二,美國市場「三排 SUV」選擇本就豐富,若要再做單獨長軸變體,成本效益不一定成立。加上美國面對政策與利率的波動,車廠更傾向把資源押在降本與入門級產品,而不是開新變體拉高認證與供應鏈管理成本。

中國的「大空間」新常態

中國近兩年高階新能源市場的熱銷車,多半都把「大空間、多座位」當第一賣點:華為智選 AITO M9 自 2024 年初開始交車後多月領先高價車級距,多年累積突破銷售 15 萬輛里程碑;理想 2024 全年交車 50 萬輛,主力正是六或七人座家庭 SUV。當「全家出遊」與「三代同行」成需求主軸,特斯拉要守住中國市占率,就得用空間與座椅機能對抗在地對手──較便宜 Model Y 推出長軸版也在情理之中,畢竟 Model X 價格又比 Y 高一級。

特斯拉中國雖維持高能見度,卻面對本土品牌密集打出價格與設備戰,導致價格與功能雙雙受到壓制的現實。路透統計 2024 年特斯拉超過三分之一銷售在中國,但也感受到出口走弱與價格戰的牽動。這些變數,讓「專為中國開發的變體」從戰術成為戰略。

長軸車的價值與代價

中國這類中階車款做長軸版的理由十分直接,就是把空間讓給後座、符合中國商務接待與長輩乘坐的禮儀;其次,不需要花到高階車款價格,消費者能以相近總持有成本換得「更像行政座駕」體驗;從 A4L / A6L、E-Class L 到 Model Y L 演化,說明長軸車在中國不是行銷噱頭,而是反覆驗證的暢銷策略。

歐洲車子做得越大越重,市區就更占位、停車更難,開起來對行人和單車也不友善。巴黎今年把重車路邊停車費調高,市中心每小時 18 歐元、外圍 12 歐元,等於用價格提醒「大車請三思」。安全單位與學界近年共識也差不多:車身高、重量大的 SUV 一旦發生碰撞,對路人或對向小車的傷害通常更大。歐洲不是在懲罰「長軸」,而是用費率與減碳規則,讓過大車承擔多一點成本;這條路徑和中國長軸流行背後的「後座優先」文化,是兩種邏輯。

(首圖為 Model Y,來源:科技新報)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SEMICON Taiwan 2025 登場!台積電與輝達都關注「矽光子概念股」一次看

科技新報
02

泰山前董事會糟了!處分全家股權、投資街口、擴建包裝水廠3決議 全遭法院判無效

太報
03

YouTuber、網紅注意!財政部出手課稅了 規範重點一次看

CTWANT
04

存款3百多萬!全押0050還是買房?網秒選:先下手

EBC 東森新聞
05

緯創(3231)、廣達(2382)、聯電(2303)...避九月魔咒,15檔個股宜「居高思危」:AI族群回檔才是買點

今周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