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Spotify高層換血!Daniel Ek宣布交棒「雙CEO」:分工互補還是雙頭馬車?

數位時代

更新於 10月01日09:46 • 發布於 10月01日09:45

音樂串流巨擘Spotify迎來了巨大的人事變化,創辦人丹尼爾.艾克(Daniel Ek)即將卸下他近二十年的執行長職位,並由兩位執行長共同領導公司繼續前進。

Spotify創辦人卸下執行長,交棒兩位總裁領導公司

Spotify本週宣佈,艾克將辭去執行長轉任執行董事長,負責規劃公司未來發展、參與資本配置與重大決策,並將公司的未來交給兩位共同總裁亞歷克斯.諾斯特倫(Alex Norström)與古斯塔夫.索德斯特倫(Gustav Söderström),兩人將以共同執行長身份領導Spotify。

諾斯特倫目前擔任共同總裁兼商務長,負責平台的訂閱、廣告和內容;索德斯特倫則擔任共同總裁兼產品和技術長,負責產品、技術及工程。艾克強調,他不會離開公司,仍會深度參與關乎未來的重大決策,這項人事變動依舊代表著 Spotify 將邁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多年來,Spotify已經不單單只是音樂串流巨頭,現在更進軍了Podcast和有聲書領域,並在2024首次實現全年獲利。邁入2025年迄今,Spotify股價成長超過50%以上。

對於接下來,兩位共同執行長向《華爾街日報》表示,Spotify的用戶數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除了開拓新市場外,他們也計畫運用AI加強用戶的個人化體驗,「我們認為,隨著新一波AI興起,消費者服務會便得更為個人化。」

雙執行長模式有什麼好處?Netflix、甲骨文都採用

Spotify這次創辦人交棒,採用的雙執行長制雖然少見,近來卻逐漸有知名公司採用。放眼企業界,從 Netflix 到甲骨文(Oracle),越來越多公司在面臨交棒時刻時,選擇以雙執行長模式繼續前進。

薩蘭多斯擔任了Netflix多年的共同執行長,他分享雙執行長的願行需要尊重對方的專業,並且達成決策後互相無條件支持。

哈佛商學院教授蘭傑.古拉蒂(Ranjay Gulati)指出,創辦人往往會認為「一個人無法接替我的重擔,我不願意把我的心血結晶交給一個人」。因此,選擇兩位共同執行長,讓他們各司其職,不僅能補足彼此的專業技能,也能降低風險。

例如,新上任的 Spotify 共同執行長諾斯特倫負責訂閱、廣告與內容等商業面向,而索德斯特倫則專精於產品、設計與工程技術,兩人的互補性正是公司看重的關鍵。

這種模式的另一個好處是能有效解決公司的人才留任問題。當公司面臨兩位同樣優秀的內部高階主管時,董事會可能難以抉擇,因為選了其中一位,就可能導致另一位因此而離職。任命兩位共同執行長能暫時解決這個困境,讓公司同時保留兩位核心人才。

此外,雙執行長制度也提供了接班的緊急方案 。舉例來說,甲骨文公司上一次的共同執行長制度在馬克.赫德(Mark Hurd)因健康原因離職後,另一位共同執行長薩弗拉.卡茨(Safra Catz)便能立即獨挑大樑,確保公司營運不受影響。

然而,這項制度仍存在風險,不少公司如Salesforce 和 SAP都曾因權力鬥爭而放棄,可見成功的雙執行長模式並非易事。

Netflix分享雙執行長模式關鍵:尊重對方專業

而談到成功的共同執行長制度,Netflix或許就是一個經典案例。Netflix從2020年開始便實施雙執行長模式,最初由創辦人里德.海斯汀(Reed Hastings)和泰德.薩蘭多斯(Ted Sarandos)共同營運,2023年營運長格雷格.彼得斯(Greg Peters)接棒,和薩蘭多斯繼續領導公司。

薩蘭多斯近期在一次Podcast訪談中,也分享了雙執行長模式的特點與關鍵。雙執行長制適合處理擁有兩種不同性質的業務,例如Netflix需要同時涉足科技和娛樂兩個文化差異頗大的產業,他認為雙執行長模式有助於公司妥善管理這兩個面向。值得一提的是,Spotify也具有相似的特性。

他提到,兩位執行長會將精力放在各自擅長和具有熱情的領域,並且他們會在對方的專業領域讓步。

另外,他分享自己曾運用風險與回報的決策框架(Risk/Reward Framework)來應對意見不同的狀況。他舉如何說服海斯汀投入原創內容為例,最初海斯汀並不認為Netflix需要經營原創內容。

薩蘭多斯認為原創內容會是未來,他解釋縱使這個賭注並不小,例如斥資1億美元的紙牌屋,但在風險及報酬上是值得的,「如果失敗了,我們只是在一齣戲上投資太多,但假如成功了,則會從根本改變公司發展方向。」

這番話也成功說服海斯汀投入原創內容,之後兩人沒有再討論這個問題。最後他提到,無論達成什麼決策,他們承諾雙方無論如何都要相互支持,藉由這些辦法來解決意見分歧導致雙頭馬車問題。

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Business InsiderYouTube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陳建鈞

延伸閱讀

AI音樂席捲Spotify!月聽眾數破百萬,AI樂團The Velvet Sundown為什麼暴紅?
Apple Music開放跨平台歌單轉移!Spotify、YouTube Music都能搬:6步驟教學一次看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沒去夜市來這裡!黃仁勳台南「美食地圖」曝光 與魏哲家大啖溫體牛肉爐

三立新聞網
02

直播認割韭菜!泡泡瑪特員工:價格「確實過分」 股價蒸發近4成

三立新聞網
03

普發1萬上車0050!20年翻成14萬 讓台積電、鴻海幫你生財

三立新聞網
04

起底/日產靠台灣神秘買家續命 台灣隱形千億富豪曝光

鏡報
05

爸爸回來了!黃仁勳留台1天半行程曝 這原因沒空逛夜市:我想他了

三立新聞網
06

獨家/以為拿錯訃聞? 鎢鋼大王廖萬隆改姓張原因曝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