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三邪真相:趕屍、放蠱與山洞的敬畏
(註:首圖為苗族土地廟,是村民夜間出行的守護神。)
湘西多山多洞,霧深林密,傳說便在這樣的地貌裡滋生。從趕屍、放蠱到落洞女,這些看似詭異的「三邪」其實是山中人對死亡、疾病與自然的古老回應。
苗族的祖先神儺公儺母,相傳是一對在洪水中倖存的兄妹,為繁衍人類而成婚。© 陳育陞/旅讀
土家族的祖先神八部大王,相傳是遠古時期土家族的八位英雄首領,帶領先民捍衛八蠻峒口。© 曾令愉/旅讀
傳說中的湘西三邪?
說到湘西,許多人直覺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三大邪術──趕屍、放蠱、落洞女,事實上都與湘西山阻水隔的封閉環境有關。「趕屍」源於外人客死異鄉,為返鄉入葬,由趕屍匠用竹竿穿過屍體袍袖,列隊而行,趕屍匠於前方敲鑼,暗示路人閃避以免撞倒屍體。至於「放蠱」,有一說為湘西當地蛇蟲繁多,加上早期醫術落後,故形成放蠱迷信。「落洞女」則指湘西當地未婚女性在山洞不吃不喝致死的傳說,這則與湘西地區多溶洞有關,反映當地對洞穴的敬畏。
趕屍陰鑼 © 陳育陞/旅讀
令牌 © 陳育陞/旅讀
符法刀 © 陳育陞/旅讀
更多內容請詳旅讀2025年10月號第164期《任務代號──張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