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報!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 台灣學子奪3金1銀
2025年第18屆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於山東濟寧舉行,台灣代表團於今(16)日傳來捷報,在34個國家地區、111名參賽學生中,共獲3金1銀及國家團隊野外考察1金1銀1銅佳績,國際排名第2名(以學生競賽總成績計算),個人賽事則斬獲3面金牌,表現傑出亮眼。
教育部說明,個人獲獎部分,代表我國參賽的4名學生,3位金牌獲獎者分別為建國中學高二生姚亦耕(個人排名第1名)、台南一中高一生莊定祐(個人排名第4名)及台北市私立薇閣高中高二生何海銘(個人排名第12名);1位銀牌獲獎者為花蓮高中高二生包程宥(個人排名第18名)。
教育部表示,我國代表隊由台灣師範大學教授葉孟宛等10多位教授、學者組成輔導團隊負責培訓,歷經全國初選、選訓決賽營、國家代表隊選拔營等階段,從全國90所學校共510名學生當中選出4名學生代表我國參加比賽。
本次代表團由葉孟宛擔任領隊、中央大學教授林沛練擔任副領隊,並由成功大學教授陳炳志、台灣大學教授曾于恒及台灣師範大學教授米泓生、林佩瑩協助競賽試題翻譯及成績仲裁等工作,於8月8日至16日參加競賽,大會於16日公布成績並舉行閉幕典禮。
為獎勵學生優異表現,教育部訂有「參加國際數理學科奧林匹亞競賽及國際科學展覽成績優良學生升學優待辦法」,獲得本項競賽金、銀、銅牌獎者,可保送大學各本學系或推薦入大學各學系。另於競賽獲金牌、銀牌及銅牌獎者,分別可獲得教育部頒發新台幣20萬元、10萬元及5萬元獎學金。
國教署指出,我國自2007年起參加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未來仍將持續選、培訓優秀學生參加本項競賽,培育具潛力之地球科學人才,並透過參與國際賽事促進跨國交流,推動青年學子與世界接軌,以提升學生國際視野及國際競爭力。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