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LED 技術落地生產,穿戴裝置領域展現絕對優勢
新世代顯示技術不斷演進,其中 MicroLED 被視為終極顯示技術,於透明顯示器領域極具前景,半導體製程、先進封裝等領域也展現巨大潛力,唯仍面臨成本高昂、巨量轉移技術難點等挑戰。
錼創科技今(9)日舉辦 「2025 MicroLED 未來趨勢與應用技術論壇」,多名講者不約而同提及產學合作對推動 Micro LED 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大規模生產重要性,期許透過論壇促進交流創新,共同迎接 Micro LED 市場機遇。
穿戴裝置、車用顯示領域展露頭角
MicroLED 技術核心在於其微型、自發光特性,賦予許多超越傳統顯示技術優勢,和 LCD、OLED 相比,MicroLED 在強烈環境光下(比如戶外)能提供更高亮度與高對比度,畫面立體感強,也比 OLED 更具可靠性和抗強光能力,特別適合車載、太空/軍事環境應用,如車用透明星空頂、抬頭顯示器(HUD)。
錼創董事長李允立表示,雖然目前仍面臨諸多挑戰,但 MicroLED 技術正在收斂,潛在應用領域則呈無限擴展趨勢,於穿戴裝置領域更具絕對優勢,與 OLED、LCD 差異極易分辨,尤其友達攜手 Garmin 最新開發的 MicroLED 智慧手錶已上市,亮度與畫質明顯優於傳統 OLED 或 LCD 手錶。
友達光電處長許明祺表示,Micro LED 手錶亮度極高,從側邊就能看到所有錶面指標,展現相較 OLED 的明顯優勢,雖然一代產品價格較貴,但已被認為是消費市場「可負擔」產品,且有合作夥伴看好銷售量,隨著技術進步,第二代、第三代產品也會越來越好,市場評論預計也會轉趨正面。
智慧眼鏡(AR/VR/XR)市場
台灣大學研發長吳忠幟指出,學界許多團隊也在國科會計畫支持下積極投入前瞻智慧顯示器研發專案,專注於應用擴增實境(AR)/ 虛擬實境(VR)/ 延展實境(XR)的 MicroLED 技術,包括高 PPI 解析度、全彩技術、驅動 IC 和背板組裝良率等。
其中,MicroLED 被視為 AR 眼鏡最具潛力顯示技術,由於其微小尺寸和高亮度,MicroLED 能與光學元件結合,實現更時尚、個人化眼鏡設計,而非傳統笨重的「科學怪人」眼鏡。
不過智慧眼鏡市場不似電視等成熟應用,目前仍處於高度不確定階段,還需找到手機、手錶無法滿足的其他利基市場,對消費者來說,時尚美觀是智慧眼鏡能否被普遍接受的關鍵因素,因此預計 2027~2028 年才會成熟,Omdia 研究高級經理謝忠利介紹顯示技術(特別是 Micro LED)和光學元件於智慧眼鏡發展的挑戰與機遇,強調 AI 是推動智慧眼鏡市場成熟的關鍵動力。
友達光電處長許明祺還點出 Micro LED 未來可期性,他開玩笑指出,由於友達核心業務是顯示器技術,客戶總以更高標準看待友達的 MicroLED。為解決 Micro LED 量產難題,友達已投資建設 G4.5 代全自動化 Micro LED 量產線,旨在透過增加產能、降低成本克服現有瓶頸,最終目標是將 Micro LED 從概念驗證成功推向商業量產。
群創光電總處長吳勇勳指出 2025~2029 年 Micro LED 複合年成長率高達 46.5%,強調透明顯示器其實已慢慢滲入我們的生活,Micro LED 將是下一代主流顯示技術,預計未來 5 年內普及。
(首圖來源:錼創科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