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養別人養過的狗狗不親人?學會重建信任才是第一步 !

火報

更新於 10月14日05:35 • 發布於 10月14日05:35

火報記者 張舜傑/報導

許多飼主在收養二手狗或領養曾經被其他人飼養的狗狗時,會遇到毛孩對陌生人冷淡、躲避甚至抗拒親近的情況。這種行為並非狗狗天生不親人,而是過往經驗或環境影響造成的信任缺口。

1. 了解狗狗的不親人行為
曾被其他家庭飼養的狗狗,可能因曾遭忽略、懲罰或不穩定環境,對陌生人保持警戒。牠們可能出現躲避、低頭、縮尾、發出警告吠叫或拒絕接觸的行為。這些都是狗狗表達「我還不信任你」的方式,而非故意挑釁或調皮。

曾被其他家庭飼養的狗狗,可能因過往經驗對陌生人保持警戒,表現出躲避、縮尾或吠叫等行為。圖:unsplash

2. 尊重狗狗的邊界
初期與二手狗建立關係時,飼主需要尊重牠的個人空間。避免強行抱起、拍打或逼迫互動,而是提供安全的環境與舒適的休息區,讓狗狗有自主選擇靠近或保持距離的自由。慢慢地,牠會開始願意探索、接近並觀察主人。

3. 建立正向互動
透過獎勵、零食或輕柔語調的讚美,飼主可以讓狗狗把靠近人與愉快經驗連結起來。簡單的互動遊戲、散步或餵食過程,都能成為增進信任的橋樑。重點在於循序漸進,不急於求成,讓狗狗在安全感中逐步打開心扉。

4. 穩定日常生活
狗狗對環境的安全感會直接影響對主人的信任。保持固定的餵食、散步、休息與互動時間,能讓毛孩感受到生活的可預測性,進而放下戒心。避免頻繁改變環境或忽冷忽熱的對待,信任的建立需要穩定與耐心。

5. 觀察細微肢體語言
狗狗的尾巴擺動、耳朵位置、眼神及身體姿態,都透露牠的情緒。飼主觀察並尊重這些訊號,可以避免造成壓力,也能在合適時機給予安撫與互動。慢慢地,狗狗會學會主人是安全可靠的依靠。

狗狗的尾巴、耳朵、眼神與身體姿態都透露情緒,飼主觀察並尊重這些訊號,可避免壓力。圖:unsplash

曾被其他人飼養的狗狗不親人並非天性問題,而是信任需要重建。飼主若能以耐心、尊重與正向互動作為基礎,循序建立穩定的生活規律,就能逐步打開毛孩的心門。透過理解與細心陪伴,狗狗最終會展現親近與信任的真情,讓新家庭與毛孩之間的連結更加穩固。

生活話題:普發現金懶人包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鳳凰將升級中颱 氣象署估10日發布海警

中央通訊社
02

今立冬出太陽!諺語「立冬暖冬天冷」 氣象署搬數據:只有1句可信

三立新聞網
03

鏡片這樣洗最安全 延長眼鏡壽命!眼鏡行老闆教「正確洗法」

TVBS
04

學生回憶沒了…曾是潮流地標!「小西門町」淪死城 滿街「出租空店」在地人曝原因

鏡週刊
05

鳳凰颱風恐「穿越台灣」!氣象署最快下週二發陸警 豪雨從北炸到南

三立新聞網
06

營養午餐出現「泡麵蒸蛋」學生傻眼 校方回應了:滿意度九成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