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嘉義縣、施振榮攜手推動文化科技發展,CulTech+1文化科技競賽獎落誰家?

創業小聚

更新於 2024年10月25日02:49 • 發布於 2024年10月24日04:16 • 曾令懷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與文化科技發展協會舉辦「CulTech+1 文化科技共創集智創意提案競賽」,23日於台北101双融域舉行最終獲獎團隊的頒獎典禮,由能火動畫、吉格線、藍田日暖和2個在地學生團隊「墨韻」以及「花花毛毛泡泡」獲得優勝獎項,嘉義縣長翁章梁與文化科技發展協會理事長施振榮也在會中簽署文化科技人才培育MOU,投入人才培育共同推動文化科技創新,為嘉義的創新轉型再添利器。

將科技結合文化,50組新創團隊角逐最佳榮譽,

「CulTech +1 文化科技案競賽」為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5G文化科技落地產業及人才培育重要計劃之一。嘉義縣攜手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台糖雲嘉區處蒜頭糖廠、新港培桂堂、大林萬國戲院四大文化場域,以場域出題、新創解題共創模式,吸引近將50組創意團隊報名。

經過四個月激烈初賽、複賽,各場域優選名單將揭曉,由能火動畫、吉格線、藍田日暖和2個在地學生團隊「墨韻」以及「花花毛毛泡泡」獲得優勝獎項。這次競賽中不同場域各有不同文化核心價值,參與團隊以不同科技應用,不同角度詮釋及傳遞不同文化場景,例如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獲獎團隊之一的能火動畫,就是運用3D的AI虛擬人進行智慧問答與人流辨識,還有新港培桂堂的獲獎團隊藍田日暖,透過AI模型還原史料並建立虛擬人物等等。

嘉義縣長翁章梁表示,「農業縣」一直是嘉義縣的定位,這是嘉義的根,「所以嘉義很幸運,躲過工業發展的污染,但是也很不幸,因為沒有發展而讓人口流失,現在我們要發展科技業,而嘉義擁有很強的文化內容,這兩者是可以結合的。」翁章梁補充,嘉義近一年來5G文化科技陸續應用在藝術表演、觀光工廠、宮廟文化、民俗節慶、博物館場域,展現文化觀光非凡魅力,未來希望在競賽基礎上,持續透過文化科技合作,培育多元人才。

嘉義縣政府、文化科技發展協會簽署MOU,共同推動文化科技人才

推動科技發展與文化結合,非常需要人才,因此在活動中,嘉義縣政府、文化科技發展協會簽署了合作MOU,預計共同成立文化科技學院,培育文化科技人才,並以內容共同創作、展演場域資源合作,商業模式發展,扶植在地文化科技團隊,同時,也藉由双融域沉浸式展演及場域營運之經驗,協助嘉義縣未來文化內容場域之規劃與創新活化。

嘉義縣縣長翁章梁、文化科技發展協會理事長施振榮簽署了合作MOU,預計共同成立文化科技學院,培育文化科技人才。

施振榮認為AI時代來臨,嘉義擁有的先天文化條件,加上科技的運用,非常適合發展「文化科技品牌」。施振榮也提到,台灣頂尖的科技已對全世界物資層面做最大的貢獻,台灣要持續在精神層面做出貢獻,而這個精神層面指文化科技軟實力,人才的培育要不斷的持續,才能發揮台灣價值。

翁章梁座談上也回應施振榮的「東方矽文明」,他強調,新創團隊未來都有機會變成獨角獸,那社會支持他們的力量多不多就很重要,例如自己以前求學時的一位朋友雖然天天看似都在玩電動,但是也因此對於電腦有深入理解,到最後連老師還要反過來問他,「我才知道人才可以從一個環境中找到自己的機會,所以新創產業政府的角色很重要,要帶動社會,讓大家願意一起燒錢,最後燒出金子來。」

延伸閱讀

【Meet Pacific】比團體導覽、踩點打卡更有價值!Z世代鍾愛「徒步導覽」創造地方創生新價值
傳承家的味道,邁向百年老店:林聰明沙鍋魚頭的蛻變與創新
每一口都像生活一樣用心!樂檸漢堡以簡單卻不簡單的漢堡,翻轉速食想像
當離島碰上疫情:觀光歸零時,4位馬祖青年如何拯救在地產業?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科技相關文章

01

高通峰會直擊!執行長阿蒙:6G商用裝置最早2028年問世,AI代理人將改寫手機角色

今周刊
02

Disney+從10月21日起調漲美國訂閱費 連4年漲價

路透社
03

打造星際之門 OpenAI、甲骨文、軟銀擬蓋5座資料中心

路透社
04

【專訪】Chainvestigate執行長陳采履:幣流分析不只是打詐工具,更是Web3時代信任的基礎!

Knowing
05

印度法院駁回馬斯克社群媒體X訴訟 網路監管機制有效

路透社
06

路透:川普25日將簽署TikTok協議

路透社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