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價降不了2/百萬內買特斯拉?專家直言:不太可能
美國總統川普在美東時間7月31日簽署行政命令,公布對台灣的對等關稅為20%。總統賴清德隨即召開「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記者會」表示,這並非台灣談判的最終目標,美方先對台灣公布20%的「暫時性稅率」,只要後續達成協議,可望再調降稅率。
至於有關美國車進口至台灣的關稅是否調降?調降多少?可能要等到8月7日之後才會有定論。但某位歐洲進口車高階主管表示,不管美國車的關稅調降多少,短期內美國產地的進口車要大幅調降價格完全不可能,「最多是形式上調降個幾萬元,或者增加配備、延長保固等優惠。」
盤點各車廠的產地,目前台灣從美國進口的市售汽車,包括特斯拉的Model 3、Model S、Model X、Model Y;福特的Mustang;德國品牌賓士的GLE、GLE Coupe、GLS、EQE、EQE SUV;BMW 的X3、X5、X6、XM;以及日系的Toyota Sienna、Infiniti QX60等,這些車款在台灣的銷售量,佔所有進口車的比率不到5%,不論進口關稅談判如何,對整體車市影響都不會太大。
車界資深人士表示,「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這一兩年會是車界的重整期,也會是引進產地的大洗牌。」他以BMW為例,休旅車X3產地為美國,而3系列房車產地在墨西哥及德國,如果因為關稅問題而調降X3的售價,拉低與3系列間的價差,勢必會影響到3系列的銷售。
「車商絕對不會讓這種事發生!解決的方法,要不就是停止引進其中一款車,或者由台灣總代理自行吸收成本讓3系列跟著微幅調降,或者就是和德國BMW總部重新討論定價策略。不過這都不是短期間能定案的事!」這位人士說。
賓士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假如美國產的GLE車系降價,而產地不在美國的GLC卻無法降價,售價結構勢必大亂。儘管德國賓士總部也在評估在美國增開GLC車系生產基地的可能性,但真正落實到能量產,也是要好幾年的事。
汽車的成本結構牽涉到的因素甚廣,稅金只是一小部分,「車廠還會考慮銷售的的政經條件、消費習慣、人均所得等多種因素,才會制定出最後的售價策略。這都不是簡單一個調降關稅就能影響的。」這位車商高層同時表示,「不要忘了,各國出口到美國的汽車零組件也都被課徵超過15%以上的關稅,美國車的成本也在相對提高中。」
至於電動車消費者最期待的特斯拉,是否會因此受益?即將在今年底新改款的Model Y有沒有機會降到百萬內?業界人士同樣不表樂觀,還是那一句「降價空間很有限」。首先,台灣對電動車本來就有免徵貨物稅的優惠;其次,台灣目前引進的特斯拉是來自德國,未來是否可能從美國引進,還是得看特斯拉總部的全球布局。「畢竟台灣汽車市場每年只有40多萬輛的規模。」他說。
對消費者而言,好消息是目前藍、綠陣營都有立委在研議提案降低貨物稅,對政府也有「逐年緩降」的建議聲音。如果經過立法院三讀通過,屆時不論國產車、進口車都有機會降價。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