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免全數失敗 民進黨內找原因:組織盤鬆動、政策論述失靈
7月26日的大規模罷免投票落幕,針對24名國民黨籍立委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最終全數失敗,沒有一案通過門檻。對藍營而言,這是一次成功守住基層的防禦戰;對民進黨而言,則是一場揭露組織力與論述力全面疲軟的挫敗。
一黨內資深幕僚指出,這些選區原本就是藍營優勢明顯的地盤,對方早早把罷免視為生死戰,全力動員地方組織、黨公職系統與各種社團資源,成功把反罷免的基本盤徹底催出。相對之下,民進黨因沒有候選人,無法製造強烈的選戰氛圍。
前述人士提及,動員上也缺乏著力點,許多過去可以倚賴的組織票根本催不出來。雖然中間選民的空氣票有些許波動,但最終僅是補回消失的支持,並未造成實質的翻盤效果,開票率和上次選舉相比幾乎沒有太大變化。
一民進黨內人士分析,更深層的問題,出在過去一年民進黨在立法院推動的政策攻防,並未在社會形成信任感。從《原住民禁伐補償條例》到調整公糧收購價格,從軍人加薪到普發一萬元,看似滿足不同族群需求,都是藍白合作,既是步步緊逼行政權,卻也成功收買人心,因此主戰場的立法院也完全沒讓民進黨討到好處,甚至在2024年的國會擴權法案引出的「青鳥行動」,並沒有擴大整體選民的支持。
一黨內要角提及,在論述上,民進黨寄望以「抗中保台」的國防與安全議題形成政治主軸,但這套論述對很多人而言過於抽象,無法轉化成與生活直接相關的利益感受。當選民問的是「生活有沒有變好」,卻得不到明確答案時,抗中議題的熱度再高都很難打出同溫層,進而換成「討厭藍委」的選票。
前述人士分析,這是一場揭示現實的敗仗,未來如果不在組織經營與論述方式上全面調整,尤其主戰場是在立法院,未來相關論述還是非常重要,如同沒有改變的話,民進黨恐怕很難再靠公民動能打一場真正能夠獲勝的選戰。
(推薦閱讀)大罷免24比0剃綠營光頭!國民黨也跌破眼鏡 黨內人士:該還朱立倫公正評價
《風傳媒》讀者大調查!光電議題爭議不斷,你怎麼看?
你最關心的話題,就是我們該追蹤的議題。
打開你未曾知曉的台灣產業內幕!☛點我填問卷,說說你想瞭解的光電議題真相
留言 0